才到秋来气便高,雁声天地总寥寥。
客怀今夜不成寐,风细月明江自潮。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苏轼的《秋宿洪亭长家》。下面逐句进行解析和赏析:

  1. 才到秋来气便高 - 这一句描绘了秋季到来时的气候特点。”才到秋来”表示秋天刚刚开始,”气便高”则形容此时天气转凉,人们感到气温升高。

  2. 雁声天地总寥寥 - 秋天时,大雁南迁,因此这里的“雁声”特指大雁鸣叫的声音。”天地总寥寥”表达了这种声音在广阔天地间显得稀少而遥远。

  3. 客怀今夜不成寐 - “客怀”指的是诗人的情怀,他可能因为思乡或者其他原因心情沉重,无法入睡。”不成寐”说明诗人彻夜未眠。

  4. 风细月明江自潮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风细”意味着风很轻柔,”月明”指的是月亮明亮,”江自潮”则是指江水自己泛起潮汐。整体上,诗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给人以宁静和平和的感觉。

赏析: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著称,但同时也不乏细腻入微之处。这首诗通过对秋季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情感变化。开头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和大雁的迁徙引入主题,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和氛围中人的情绪。接下来,诗人用“客怀”一词,表达了自己的孤独或忧愁,与自然界的“雁声”、“风细”、“月明”等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最后一句“江自潮”则是对前文的总结,不仅呼应了前面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