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日日霾江村,归梦正尔劳营魂。
忽闻梅蕊腊前破,楚客不爱兰佩昏。
寻幽旧识此堂古,曳杖偶集僧家园。
岚阴春物未全到,邂逅只有南枝温。
冷光自照眼色界,云艳未怯扶桑暾。
遥知云台溪上路,玉树十里藏山门。
自怜尘羁不得去,坐想佳处知难言。
但哦君诗慰岑寂,已似共倒花前樽。
【注释】
和李伯玉用东坡韵赋梅花:和:跟……唱和;用:依照
北风日日霾江村,归梦正尔劳营魂:天天刮着北风,江边的村庄被灰尘遮住。归梦:思乡的梦。尔:你;劳:劳累;营:思念。
忽闻梅蕊腊前破,楚客不爱兰佩昏:忽然听到梅花在腊月之前开放的声音,像楚国的客人不喜欢佩戴兰花和佩饰一样。楚客:楚地的客人;佩:挂于腰间或系在身上的饰物,这里指佩带的香囊、香袋等。
寻幽旧识此堂古,曳杖偶集僧家园:寻找幽静的地方,发现了这间陈旧的屋子,拄着手杖偶然来到了寺院的园子里。曳杖:手杖。
岚阴春物未全到,邂逅只有南枝温:山间的云雾还没有散尽,春天的景物还不太齐全,偶尔遇见只有南边的枝条显得温和。岚阴:山间的云雾;邂逅:偶遇,不期而遇。
冷光自照眼色界,云艳未怯扶桑暾:寒冷的光芒从眼前掠过,云彩的美丽并不使人感到畏惧,就像太阳初升时照射在扶桑(太阳)上。扶桑:即“东”字,太阳。暾(tūn):阳光。
遥知云台溪上路,玉树十里藏山门:知道那云台山上的路很远,有十里长的玉树在山门里隐没。云台溪:位于浙江天台山的一条溪流;玉树:形容树木美丽如玉。
自怜尘羁不得去,坐想佳处知难言:可怜自己长期被尘土所困而不能远行,只能坐在这里想象美好的风景却难以说出它的样子。自怜:怜惜自己。
但哦君诗慰岑寂,已似共倒花前樽:只是吟咏您的诗来安慰自己的寂寞,就好像大家一起倒放在花前的酒樽中饮酒。哦(yōu):吟诵,吟咏。花前樽:酒杯。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李伯玉唱和之作。李伯玉是唐代诗人,字太白,号玉川子,李白兄李阳冰之子,李白曾作《赠李太白》一诗以赞其才情。这首诗是李白为酬答李伯玉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联写冬末春之初梅花盛开的景象,并以此景暗喻自己的仕途遭遇。“霾江村”,暗点“霾”字,暗含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归梦正尔劳营魂”,表明作者因怀才不遇而愁心忡忡。
颔联以梅花之开衬托作者心境之落寞。“忽闻梅蕊腊前破”,暗示诗人内心之激荡。“楚客不爱兰佩昏”,则进一步说明诗人对现实不满,欲远离官场。
颈联写寻幽访胜,来到寺园,欣赏美景,暂时忘却烦恼,但内心仍无法平静。“曳杖偶集僧家园”,表明诗人在寺庙中漫步欣赏美景,暂时忘怀烦忧,然而内心深处仍然无法平静下来,依然怀念家乡。“岚阴春物未全到”。
尾联写诗人眺望远方,希望找到一片理想的天地。“遥知云台溪上路”,表明诗人向往高洁的隐居生活。“玉树十里藏山门”,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使诗人陶醉其中。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己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赞美大自然的美好景色,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