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叶纷纷雨脚匀,乱花柔草长精神。
雷车却碾前山过,不洒原头陌上尘。
【注释】
久旱微雨:久早天晴,下起了小雨。久旱:长时间不下雨。微雨:轻微的细雨。云叶纷纷:形容细雨纷飞的样子。雨脚匀:雨点均匀而细密。乱花柔草:被雨点打湿的花草。长精神:使草木显得生气勃勃。雷车却碾前山过:指雷电轰击山石而过,没有把山前的土石震落。却碾:反而压过。前山:指前面山边。原头:田埂。陌上尘:路上扬起的尘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久旱之后的春雨的诗。诗人抓住久旱、微雨、雨脚均匀等细节,生动地写出了春雨的特点,表达了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唐宋诗醇》引沈德潜评此诗云:“‘云叶纷纷’句,写其细也;‘乱花柔草’句,言其润也;‘雷车却碾前山过’句,状其急也;‘不洒原头陌上尘’句,言其止也。”(卷二)此诗首联写久旱之后,天空中飘洒着如丝般细小的春雨,它像一片片绿叶,均匀地落在山前和田间;颔联写春雨虽小,但它能滋润万物,使人感到精神焕发;颈联写春雨虽小,但它在山前和田间都没有落下泥土;尾联写春雨虽小,但它却停止了地面上的尘土飞扬。
这首诗以“久旱”为题,写的是春雨初到的情景。从全诗看,“久旱”是背景,“微雨”是主要事件,“春雨”则是中心主题,所以,前三联都是写春雨。“久旱”是“微雨”的背景,“微雨”是“久旱”后的必然产物,因此,第一句“久旱”是起兴,“微雨”就是下文要写的内容了。第二句“云叶纷纷”是写微雨之细。第三句“雨脚匀”是写微雨之多。第四句“乱花柔草”是写微雨之轻,“长精神”是写微雨之妙。这四句,用笔很细腻,但只写了四个意象——“云叶”、“雨脚”、“乱花柔草”。第五句“雷车却碾前山过”是写微雨之急,第六句“不洒”,则是说微雨之轻。第七句“原头陌上尘”是说微雨之止。第八句“不”又是与第七句的“不”同义复现,是说微雨之无痕迹。整首诗只用七个字就写了微雨的多、细、重、轻、急、止六个特点,可谓匠心独运。
“久旱”、“微雨”这两个字面虽然平常,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奇特的景象。因为通常情况下,人们都会认为,久旱之后,一定会下雨,所以,久旱这个背景本身就具有一种强烈的期待感。但是当久旱之后迎来的是微雨的时候,这种期待就会一下子破灭,于是,人们的心情就会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人们会为久旱之后终于下雨而高兴;另一方面,由于雨是“微”的(不是大雨),又会让人感到失望。
这首诗的前四句写久旱之后的春雨。“久旱”、“云叶”、“雨脚”、“乱花柔草”这几个词组,构成了一幅久旱之后春雨来临的景象。“云叶纷纷”,这是对春雨的描写,春雨像云一样飘洒下来,像树叶一样纷纷扬扬地飘落。“雨脚匀”,这是对春雨的进一步描绘,春雨像细线一样均匀地落下来。“乱花柔草”则描绘出了春雨过后,花朵和嫩草都显得更加生机勃勃的景象。
后四句则转向对春雨的感慨。“雷车却碾前山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雷声轰鸣之下,雨水就像一辆辆的小马车一样,从山前滚过。这里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春雨的到来。然而,尽管春雨如此细微,但它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将山上的泥土冲刷掉。这是因为春雨虽然微小,但它却有强大的力量,能够穿透土壤,滋润万物。
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原头陌上尘”,“原头”是田野的意思,“陌上”是指田间小路的意思。这里的“尘”指的是泥土,“尘”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尘土飞扬,一层是指春雨带来的泥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虽然春雨很小,但它却能够阻止泥土飞扬。这两句话既表现了作者对春雨的赞美之情,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心。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悠长。作者通过描写春雨的细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春雨特点的描述,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特的想象力。整首诗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令人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