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起蛰虬,夭矫势欲上。
忽然化此木,尚作拿云状。
婆娑枝干垂,生涩纽结壮。
图经不能记,父老那可访。
晋杉定侪类,蜀柏岂辈行。
栎梦何足神,槐语固已妄。
自无斧斤忧,未始疑大匠。
【诗句释义】:
- “天圣寺古桧”是这首诗的题目,意指诗人所见之桧木。2. “雷霆起蛰虬”,雷霆,是指雷声;蛰,是指冬眠的生物,这里指春雷使蛰伏的龙苏醒,比喻桧木被雷声惊起。3. “夭矫势欲上”,夭矫,形容曲折盘旋的样子;势欲上,形容其姿态优美,似乎要向上直窜。4. “忽然化此木,尚作拿云状”,忽然,指突然之间;化,指变化;拿云,指凌空而立,如云之在手。5. “婆娑枝干垂,生涩纽结壮”,婆娑,形容树木枝叶繁茂,摇曳多姿;生涩,指树皮粗糙;纽结,指树枝交错盘结。6. “图经不能记,父老那可访”,图经,即地理志书;父老,泛指老人或长辈;那可访,意为无法寻找。7. “晋杉定侪类,蜀柏岂辈行”,晋杉,指的是晋代的松树;侪类,指同类;蜀柏,指的是蜀地的松树;岂辈行,意为是否属于同一等级。8. “栎梦何足神,槐语固已妄”,栎梦,意指栎木做梦;槐语,指的是槐树的传说;固已妄,意为这些传说已经失去了真实性。9. “自无斧斤忧,未始疑大匠”,自无斧斤忧,意指无需担心斧子和锯子的砍伐;未始疑大匠,意指从未怀疑过木匠的手艺。【译文】:
雷霆之声惊醒了沉睡的龙,它矫健的姿态仿佛要直冲云霄。
忽然间,这棵桧木化作了一棵大树,仍能像云一样高耸入云。
它的枝干婆娑摇曳,树皮粗糙且盘根错节,坚固而有力。
尽管有地理志书可以记载它的生长环境,但那些年迈的老人却无法找到它的位置。
晋代的松树和蜀地的松树,虽然都在同类中,但却不属于同一品种。
栎木做梦时也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但槐树的传说却是虚假的。
我从不担忧斧子的砍伐,也不曾怀疑过木匠的手艺。
【赏析】:
这首诗以“天圣寺古桧”为题,描述了一株古老桧木的形象。诗人从雷声惊醒龙,到桧木矫健的姿态直冲云霄,再到桧木化为参天大树仍能高耸入云,描绘了桧木的生长过程。诗人又通过婆娑摇曳的枝干、粗糙的树皮和盘根错节的形态,展现了桧木的坚韧和生命力。诗中的桧木不仅具有自然界的美,更象征着坚韧不屈的品质。最后,诗人以“自无斧斤忧,未始疑大匠”表达了对桧木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桧木的形象,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