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翁诗名存宇宙,李杜摧锋君殿后。
山川草木经品题,千古佳名长不朽。
中年微累黔中□,石通曾运羲□□。
这首诗是一首咏石通洞的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对仗工整。下面是逐句的注释:
石通洞
涪翁,即涪翁,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他生活在公元712年至770年之间。“石通”是石通洞的别称。
涪翁诗名存宇宙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杜甫的诗名在世间流传,就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这里的“宇宙”比喻杜甫的诗歌影响深远,遍布世界每个角落。
李杜摧锋君殿后
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两位著名诗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他们两位之后,没有人能撼动或超越杜甫在诗歌领域的地位。”摧锋”形容李白和杜甫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能。”君殿后”则表示杜甫在他们之上,是后来居上,成就非凡。
山川草木经品题,千古佳名长不朽
这句诗意味着杜甫的诗歌被广泛地传颂和评价,他的诗句已经成为后人学习和传颂的经典,永远都不会过时。”山川草木”指大自然的景象,而“品题”则是对这些景象的描述和赞美。”千古佳名”强调了这些诗句的永恒价值,”长不朽”则表明杜甫的名声将永远流传下去。
中年微累黔中□
这句中的“中年微累”可能是“中年微劳”的误写,意思是说杜甫在中年时期虽然有劳累,但并不足以影响他的创作才华。“黔中”通常是指今天的贵州省中部地区,这里用作地名。
石通曾运羲□□
这句诗可能是“曾运羲□□”(意为曾用石碑刻文)的错误书写,意思是说石通洞曾经有人利用石碑来记录或刻下一些内容。“羲□□”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符号或标志,用于纪念或标记某个重要事件。
赏析:
此诗通过对杜甫诗歌影响的赞颂,表达了对杜甫这位伟大诗人的深深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比杜甫与其他诗人的成就,凸显出杜甫在诗歌史上的独特地位。同时,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味,通过对石通洞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的提及,展现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珍视和传承。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还展示了中华文化悠久而丰富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