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
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
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
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
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
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
寄语豪家轻薄儿,纶巾羽扇将何为。
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
苦热闻田夫语有感
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
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
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
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
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
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
寄语豪家轻薄儿,纶巾羽扇将何为。
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
翻译:
苦热闻田夫语有感 (注释:在炎热的夏日里听到农夫的话语后有所感触)
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
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
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
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
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
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
寄语豪家轻薄儿,纶巾羽扇将何为。
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
赏析:
《苦热闻田夫语有感》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民的艰辛生活来表达诗人对农民劳动的尊重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首联“日轮推火烧长空,正是六月三伏中”描绘了夏日的烈日炎炎和酷热难耐的景象。这里的“日轮推火”形象地比喻了太阳如同火球一般炽热,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而“六月三伏中”则点明了时间背景,即炎热的夏季正午时分。
颔联“旱云万叠赤不雨,地裂河枯尘起风”进一步描绘了干旱带来的严重后果。这里用“旱云”来形容天气异常干燥,而“赤不雨”则表明连日没有下雨,导致土地龟裂、河流干涸。同时,“尘起风”也暗示了天气的燥热和尘土飞扬。
颈联“农忧田亩死禾黍,车水救田无暂处”则表达了农民对于农作物的担忧。他们担心由于干旱导致田地里的禾黍等作物死亡,而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灌溉农田,以期挽救即将枯萎的庄稼。这里的“死禾黍”和“车水救田”都强调了农民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尾联“日长饥渴喉咙焦,汗血勤劳谁与语”则进一步渲染了农民因长时间劳作而产生的身体不适和饥饿。他们因为炎热和干旱而感到口渴喉咙疼痛,甚至出现了劳累过度的情况。而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他们却无人可以倾诉自己的痛苦和辛酸。
尾联“播插耕耘功已足,尚愁秋晚无成熟”则表达了农民对于丰收的渴望和期待。他们已经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去播种和耕作,但仍然担心秋季能否顺利收获庄稼。这句中的“尚愁”和“秋晚无成熟”都体现了他们对未来丰收前景的担忧和不安。
最后两句“云霓不至空自忙,恨不抬头向天哭”则直接表达了农民对上天的不满和抱怨。他们觉得即使天空中出现乌云或彩虹也无济于事,因为他们无法得到及时的帮助和雨水。这种无奈和失望的情绪在句末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最后两句“寄语豪家轻薄儿,纶巾羽扇将何为”则是诗人向那些不关心农民疾苦的人发出警示。他劝告那些自以为是的豪绅子弟不要浪费资源和权力,而是应该关注并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农民。这里的“纶巾羽扇”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傲慢态度和不屑一顾的态度。
尾联“田中青稻半黄槁,安坐高堂知不知”则以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的问题。尽管自己身处田间辛苦劳作,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对比让人深感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