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冷春饧冻,泥开腊酒斟。
故乡空泪满,华发正愁侵。
山暝雨还住,烟孤村更深。
谁知江海客,浩荡济时心。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并结合诗句的意思和重点词句理解诗歌的意境。本题中,“寒食”指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清明节前一天。古代习俗禁火三日,故又称“冷食节”,“立春之日尝新”。寒食节期间的风俗主要是禁火。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至今已两千多年。晋文公时,介子推辅佐公子重耳流亡在外,曾在饥饿困乏时割下大腿肉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做了君主(晋文公),却忘记了介子推的恩德,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与母亲诀别后,抱着一棵大树被烧死。晋文公闻讯后,悔恨莫及,遂赐名此树为“相思树”,又在这棵相思树下建庙宇,将纪念介子推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答案】

译文:

喝粥的人觉得汤水凉了,春天的麦芽糖也结冻了,把酒斟满,准备过年。

家乡的亲人空自泪流满面,我已是满头白发,忧愁侵扰着我的身心。

傍晚的时候,雨还在山里,烟在村庄之外。

谁能想到,我这个漂泊在江海之间,胸怀济世之志的客人!

赏析:

首联写寒食时节的景色,诗人通过“粥冷”“春饧冻”来渲染天气寒冷;“泥开”则表明春天来临。“腊酒”、“故乡”点出地点和人物。

颔联写思乡之情,诗人用“空泪满”来表达自己的悲伤,“正愁侵”表现诗人的忧愁已经侵入到了头发之中。

颈联写夜幕降临,大雨仍在山中未止,烟雨笼罩着更深的乡村。

尾联写诗人的感慨,“浩荡济时心”表明他心怀济世救民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