钵中忽见三峰影,便觉市廛尘涴人。
寄语阶前石池水,老夫衰发已盈巾。

【注释】

三峰:即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境,为我国东南名山。唐宋诗人多游此山,题咏甚多。

钵(bō):僧尼吃饭用的碗。这里指和尚。

市廛(chán):市集,市井。尘涴(wò)人:玷污了人。涴,污浊。

寄语阶前石池水:托付给阶前的石池水。

老夫:作者自称。衰发:衰老的头发。已:已经。

【译文】

忽然看到钵中的三峰影,便觉市井尘土污了人。

请告诉阶前石池的水啊,我已是满头白发。

【赏析】

这首诗是写山中清幽的景致,也抒发出山中人对世俗的超脱。

首句写入寺后,忽然看见山中寺庙,那“钵”中的山峰影子映入眼帘。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山中所见之奇。接着以一“忽”字领起,点破这种奇遇,而用“市廛”与“尘涴”两个词语作对比,更显山寺环境的清幽。一个“便”字,表明这种感受来得突然。

第二句承上启下,进一步描绘山寺环境的清幽。“便觉”二字,说明诗人由入寺时感到的新奇、兴奋而转为内心的平静。“尘涴”两字,说明诗人在寺院里的所见所闻,都使他觉得世俗生活是那么的烦扰,那么的污浊。

第三句写与山僧对话。“寄语”就是告诉的意思。“阶前石池”,是寺内的景点。“阶前石池水”,指的是泉水。“寄语”,就是托付或嘱咐的意思。“石池水”代指山泉。泉水潺潺地流淌着,诗人不禁想起了故乡。于是,他写下了最后两句诗:“寄语阶前石池水,老夫衰发已盈巾。”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托付给你,让阶前石池水替我捎信,我的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了。

诗人在山中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才写出了这首诗。可见,山中的生活使他感到愉快和满足。因此,诗人在临别时,向山僧告别时,心情十分激动,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托付给你,让阶前石池水替我捎信,我的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