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儒六经学,文字聊解纷。
长孺弃诸侯,汉庭相公孙。
儿口乳未干,妄作黑白分。
谁能领斯会,事往风中云。
《秋怀六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这是其中的第六首,全诗如下:
真儒六经学,文字聊解纷。
长孺弃诸侯,汉庭相公孙。
儿口乳未干,妄作黑白分。
谁能领斯会,事往风中云。
注释:
- 真儒六经学:真正的儒家学者研究六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乐经》、《春秋》)。
- 文字聊解纷:用文字来解开纷争。
- 长孺:指西汉的汲黯,曾任东海太守,因敢于直谏而闻名。
- 汉庭:汉朝的朝廷。
- 儿口乳未干:指婴儿尚未满月。
- 妄作黑白分:胡乱地划分黑白界限。
- 领斯会:领悟这种道理。
- 事往风中云:事情已经过去,如同风吹过云层。这里的“风”和“云”都是比喻,暗示着事情已经成为历史,无法改变。
赏析:
这首诗以六经为研究对象,表达了作者对于学术研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的“真儒六经学”表明作者对于儒家学问的重视,他认为通过研究六经可以领悟到世间的道理。而“文字聊解纷”则说明作者认为文字能够解决纷争,这是一种对文字作用的高度肯定。
接下来的几句,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自己的观点。他提到长孺(即汲黯)舍弃了诸侯的身份,转而在汉朝的朝廷中担任官职,这反映了他对政治权力的不屑一顾。同时,他也提到了婴儿尚未满月的情况,这表明他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有着深刻的感受。
最后两句“妄作黑白分”和“事往风中云”,则是对前面诗句的深化。在这里,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在面对问题时会陷入一种黑白分明的思维模式,而实际上,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就像风一样,事情过去了就成为了过去,不再具有改变的能力。
这首诗通过对学术研究、历史人物和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儒家学问的推崇,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