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耕食吾言,回首愧江水。
方争杨子席,谁置穆生醴。
邓侯倾盖旧,小寝蓺桃李。
走书纳啗我,涎迸啮唇齿。
朝来独何事,怒色剧染指。
虽微射鸿游,顾有捩手鬼。
平生谈天口,得酒便锋起。
年来病不觞,但要讴贴耳。
真成画蛇足,足就酒空矣。
樊川吐怨句,想见紫云美。
何时咄嗟办,一醉吾亦拟。
噂沓听群儿,口实争笑鄙。
诗句翻译及赏析
首句
- 译文:次志宏的韵令,督成寿置酒
- 注释:此处“次志宏”应为某人的名字,可能指一位官员或学者。”督成寿置酒”表示有人督促完成并庆祝生日。
第二句
- 译文:归耕食吾言,回首愧江水。
- 注释: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生活的怀念和愧疚之情,通过“回首愧江水”形象地表达了对家乡景色的留恋和对自身未能尽到责任的自责。
第三句
- 译文:方争杨子席,谁置穆生醴。
- 注释:“杨子席”和“穆生醴”均出自古代典故,杨雄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其《逐贫赋》中有“扬子云之遗风兮,犹可寻而得也。”穆生,即西汉初年的贾谊,以才学高洁著称。此句意在表达一种竞争与对比的情感,既有争夺名位的激烈,也有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第四句
- 译文:邓侯倾盖旧,小寝蓺桃李。
- 注释:邓侯,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其曾倾倒车盖于地以示敬意。这里用“倾盖”比喻深厚的友情。“蓺桃李”则描绘了他栽培花木、培育人才的情景,展现了他乐于助人和培养后学的美德。
第五句
- 译文:走书纳啗我,涎迸啮唇齿。
- 注释:这里的“走书”可能是一封书信,“纳啗我”意为邀请诗人品尝书信中的内容。诗人通过夸张的语言,表达了被邀请时的惊喜和喜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方式。
第六句
- 译文:朝来独何事,怒色剧染指。
- 注释:这句话透露出诗人当天的心情并不愉快,甚至有些愤怒。“染指”原指用手指蘸着墨水写字,后来引申为参与其中的意思。这里形容情绪激动到了极点。
第七句
- 译文:虽微射鸿游,顾有捩手鬼。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虽然表面上看似轻松自在,但实际上内心却充满忧虑和不安。“微射鸿”比喻表面上的轻松,“捩手鬼”则暗示了内心的挣扎和不安。
第八句
- 译文:平生谈天口,得酒便锋起。
- 注释:这句话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喜爱谈论哲理和天文地理等话题,且一旦饮酒便言辞犀利。“锋起”形容言辞犀利,如同刀剑一般锋利。
第九句
- 译文:年来病不觞,但要讴贴耳。
- 注释:这里的“病不觞”意味着诗人因为健康原因无法饮酒,但即使如此,他也依然坚持唱歌。“讴贴耳”表达了歌声能够直接传至耳畔,让人心悦神怡。
第十句
- 译文:真成画蛇足,足就酒空矣。
- 注释:这句话讽刺了那些做事只做表面文章的人,如同画蛇添足一样多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这种形式主义作风的不满。
第十一句
- 译文:樊川吐怨句,想见紫云美。
- 注释:樊川,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樊川居士。这句诗中的“怨句”可能暗指某种不满或抱怨之情。“紫云美”则可能指的是某种美好的景象或事物,诗人通过想象传达了自己的情感。
第十二句
- 译文:何时咄嗟办,一醉吾亦拟。
-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咄嗟办”意为迅速完成某事,“一醉吾亦拟”则表明在实现这一愿望时,他会欣然接受并全力以赴。
第十三句
- 译文:噂沓听群儿,口实争笑鄙。
- 注释:这句反映了诗人对周围人的观察和感受。“噂沓”形容人群聚集的情景,“口实争笑鄙”则描绘了孩子们争先恐后、互相嘲笑的场景,表现出一种活泼而又略带贬义的儿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