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湛天宇清,宛宛穹脊白。
投深得僧窗,千嶂倚苍壁。
开卷与晤言,炷香伴岑寂。
独将万里心,收敛入寻尺。

湛湛天宇清,宛宛穹脊白。

投深得僧窗,千嶂倚苍壁。

开卷与晤言,炷香伴岑寂。

独将万里心,收敛入寻尺。

【注释】

  1. 湛湛:天空湛蓝的样子
  2. 宛宛:弯曲的样子
  3. 投深:指投入深深的思考
  4. 僧窗:僧人的窗子
  5. 千嶂:连绵不绝的山峰
  6. 开卷:指打开书
  7. 晤言:面对面交谈
  8. 岑寂:形容静寂,寂静
  9. 独将:独自带着
  10. 万:万顷,即万丈
  11. 敛:收聚,聚集
  12. 寻尺:形容极短的距离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作者在宁静的环境中思考和领悟人生哲理的诗。诗中通过对天空、山峰、书页、僧人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境界。

首句“湛湛天宇清,宛宛穹脊白”描绘了一幅蓝天白云、山峦叠嶂的美丽景象。其中“湛湛”形容天空清澈明亮,“宛宛”则形容山脊蜿蜒起伏的形态。这些自然景色的描绘,为整首诗创造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背景。

“投深得僧窗,千嶂倚苍壁”两句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这里的“投深”指的是深入思考,而“得僧窗”则暗示了作者在思考时所处的环境是寺庙。“千嶂倚苍壁”则描述了连绵不断的山峰如同墙壁一般屹立于大地之上。这种对自然的直观描绘,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和真实。

最后两句“开卷与晤言,炷香伴岑寂”则是作者在阅读书籍和进行冥想时的写照。这里的“开卷”指的是打开书本,“晤言”则意味着与书中内容进行交流或对话。“炷香伴岑寂”则表达了作者在静坐冥想时,伴随着香烟缭绕和内心的宁静。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知识的追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还体现了他对于生活态度的一种哲学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内心体验来表达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