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桃李正开花,客路江山亦可嘉。
白鹭洲前浪山起,乌衣巷口夕阳斜。
一星终矣君重往,四壁萧然我独嗟。
元祐子孙今用尽,如公岂合在天涯。
春风桃李正开花,客路江山亦可嘉。
白鹭洲前浪山起,乌衣巷口夕阳斜。
一星终矣君重往,四壁萧然我独嗟。
元佑子孙今用尽,如公岂合在天涯。
这首诗出自宋朝诗人朱翌的《送苏判院赴江东辟》。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诗作背景:朱翌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在政治生涯中遭遇了不少挫折。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他被流放期间,他通过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友人的祝愿。
诗句释义:
- “春风桃李正开花”: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桃花和李花盛开,象征着生机与活力。春风代表温暖和希望,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和美好前景。
- “客路江山亦可嘉”:这里的“客路”指的是作者的旅途之路,而“江山”则指代国家的广阔景色。诗人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以及对自己身处异乡的感慨。
- “白鹭洲前浪山起”:白鹭洲是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这里提到的“浪山起”可能是指湖面上波浪起伏的情景。诗人在这里描写了大自然的美丽,同时也隐含了内心的波动和不安。
- “乌衣巷口夕阳斜”:这句诗中的“乌衣巷”也是南京的一个著名地名,代表了古都的风貌。夕阳西下,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落寞的色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叹。
- “一星终矣君重往”:这里的“一星”可以理解为一颗星星,象征着希望和梦想。诗人鼓励朋友再次出发,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有勇气和决心去追求自己的目标。
- “四壁萧然我独嗟”:诗人用“四壁”形象地描绘了一个空旷的场景,只有自己一个人在那里感叹。这种孤独感反映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内心的忧虑。
- “元佑子孙今用尽”:这里的“元佑”是指北宋时期,而“子孙”则暗指自己的后代。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家族荣耀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现状的失望和无奈。
- “如公岂合在天涯”:最后一句是对朋友的劝勉和祝福。诗人认为朋友不应该被贬谪到遥远的边疆,而是应该回到家乡,为国家效力。这既是对朋友的关心,也是对自己的期望和责任。
-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诗人借古讽今,通过赞美自然美景来抒发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诗人也通过表达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朱翌的《送苏判院赴江东辟》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