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檐声挟北风,平明贺雨走诸翁。
山人起向水亭坐,野膳不求行帐丰。
曲糵有香莲不死,藩篱无阙竹成功。
闲中自有闲生理,促办牛衣戴此公。
注释:
雨后告诉春亭请客,亭下荷花都是酿酒家酿制的曲酒。久雨后墙垣坍塌,才讨论栽种竹子来代替。
半夜时檐声夹带着北风,天刚亮就为贺雨而走。
山人从水亭起身坐下,野餐不求丰盛的行帐。
曲蘖有香莲不会死,藩篱没有缺口竹就会成功。
闲暇中自有悠闲的生活,急忙准备牛衣戴此公。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景色以及人们对于生活状态的不同态度,来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的景色、人们的活动以及心态的变化进行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诗的前两句“雨后告春亭饭客亭下荷花皆为酿家入曲久雨颓垣方议栽竹代之”描述了雨后的景象。亭下的荷花被雨水浸泡后变得更加鲜艳,仿佛是酿酒家酿制的曲酒。而久雨过后的围墙也显得更加破败,人们开始讨论栽种竹子来代替围墙。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半夜檐声挟北风,平明贺雨走诸翁。”描述了深夜时分,屋檐上的雨滴声夹杂着北风的呼啸,清晨时,人们在雨中欢聚一堂庆祝雨水的到来。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示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诗的第三句“山人起向水亭坐,野膳不求行帐丰。”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生活方式。诗人从水亭起身坐下,野餐时并不追求丰盛的食物。这两句诗通过描述诗人自己的行为方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追求。
诗的第四句“曲糵有香莲不死,藩篱无阙竹成功。”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曲糵(发酵的酒)有香气,莲叶不枯萎;竹篱笆没有破损,竹树成功成材。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变化进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欣赏。
诗的第五句“闲中自有闲生理,促办牛衣戴此公”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的总结。在空闲的时候,诗人会享受悠闲的生活,不需要急于去做很多事情。他甚至会为这位公而穿上牛衣,以表示他对这位公的敬重。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雨后的景象、人们的活动以及心态的变化进行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