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乐何妨纵水嬉,劝耕犹喜及花时。
风和官柳未飘絮,绿满园桑无附枝。
训练指麾谈笑里,清凉潇洒古今宜。
西溪雨足归舟稳,会送高帆入凤池。
【诗句释义】
第一句:“行乐何妨纵水嬉,劝耕犹喜及花时。” 意思是在西湖游玩的时候可以尽情享受,而劝耕的时候则喜欢在花开的时候进行。
第二句:“风和官柳未飘絮,绿满园桑无附枝。” 意思为:风和日丽的官柳还未飘落白絮,绿色的桑树覆盖了整个园子。
第三句:“训练指麾谈笑里,清凉潇洒古今宜。” 意思是在训练和指挥的过程中谈笑自如,这在古今都是适宜的。
第四句:“西溪雨足归舟稳,会送高帆入凤池。” 意思是西溪的雨停了,船只安稳地行驶在归途上,将送别那些高飞的帆船进入皇宫的水池。
【译文】
西湖游人尽兴地玩水嬉戏,劝耕之时欣喜于春花盛开。风和煦,官柳未飘絮,绿色的桑叶满园茂盛,没有攀附的枝条。在训练指挥中谈笑自如,清凉潇洒,适合古今。西溪雨后江面平稳,船只安稳地返回,将要送别高飞的帆船进入皇宫的水池。
【赏析】
此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咏物词作,描绘了西湖游览时的美景和作者的心情。全诗通过描写西湖的美丽景色和游客们的快乐心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耕的重视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行乐何妨纵水嬉”表达了人们在西湖游玩时可以尽情享受的乐趣。这里的“纵”字表现了一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感觉。接着,“劝耕犹喜及花时”则表明劝耕的人在春天到来时也很开心。这里的“花时”指的是春天,象征着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第二句中的“风和官柳未飘絮”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官柳是指官府种植的杨柳,这里用“未飘絮”来形容其尚未开过花或者尚未完全开放的状态,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绿满园桑无附枝”则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特点。园桑是指庭院里的桑树,这里用“无附枝”来形容其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样子。
第三句中的“训练指麾谈笑里”则表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这里的“训练指麾”可以理解为指挥和训练,而“谈笑里”则表现出了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或游玩的状态。这种场景既体现了古代官员的工作特点,也展现了他们与民众的亲密关系。
最后一句中的“清凉潇洒古今宜”,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强调了西湖美景的永恒魅力以及它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所展现的独特价值。这里的“清凉”和“潇洒”分别代表了西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而“古今宜”则表示它们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欣赏。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农耕文化的重视以及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