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友渔翁忍弃捐,却应游泳得长年。
遐方未识珍羞贵,不道杨凭已得仙。
这首诗的译文是:曲江渔者捕获鳜鱼后丢弃它,认为它变成了师婆鱼。溪边的渔翁不忍心丢弃,却因它游泳得以长寿。远方的人们还不懂得鳜鱼的珍贵,没想到杨凭已经成了仙人。
注释:
- 曲江渔者得鳜鱼弃之目为师婆鱼:意思是说曲江渔者捕获到鳜鱼后把它丢弃,认为它是师婆鱼。(师婆鱼是一种传说中的鱼类)
- 溪友渔翁忍弃捐:意思是说在溪边的朋友渔翁不忍心丢弃。
- 却应游泳得长年:意思是说它应该游泳而得到长寿。(长年是指长久的寿命)
- 遐方未识珍羞贵:意思是说在远方的人们还不懂得鳜鱼的珍贵。(珍羞贵是指珍贵的、贵重的)
- 不道杨凭已得仙:意思是说他们不知道杨凭已经成了仙人。(杨凭是唐朝的一位著名文人和道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鳜鱼从被遗弃到成为长寿的象征的过程。诗人通过对鳜鱼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于美好事物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