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身与鬼为邻,曾见岩花几度春。
莫怪柴门终日闭,怕将尘事恼闲人。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语言的鉴赏能力。答题前先通读诗歌,理清思路,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
题石室庵前竹上:题写在石室庵前面的竹子上;庵:寺庙;竹:指竹子;题:刻写在上面;
十年身与鬼为邻,曾见岩花几度春:我在这里居住了十年,就像鬼一样与这里为邻,曾经看到过山岩上的花儿开了几度春天。
莫怪柴门终日闭,怕将尘事恼闲人:不要责怪这柴门整天关着,恐怕是害怕把世俗的事情烦恼了我这位闲人。
译文:
在这石室庵前的竹子上刻写了一首绝句,十年来我与这里的幽静相依相伴,我曾多少次看见过山岩上的花儿盛开,又有多少回春天过去。不要责怪这柴门始终关闭,恐怕是害怕把世俗的事情烦恼了我这位闲人。
赏析:
首句“十年身与鬼为邻”,是说诗人在这里居住了十年,就像鬼一样与这里为邻。“身与鬼为邻”是虚写,而“曾见岩花几度春”则是实写,可见诗人是多么喜爱这里的景致。“曾见”二字,表明他对这里景色的熟悉和喜爱。“几度春”三字,则表现了他对这里景色的热爱和留恋。
次句“莫怪柴门终日闭”,是说不要责怪这柴门始终关闭。这句诗表面上是在说自己住在这里不出门,但细一想,其实不然。他之所以选择住在这样的地方,是因为这里远离尘嚣,没有世俗的干扰,可以专心致志地研究学问。“柴门”二字,既点出了他的居处,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和恬淡。
第三句“怕将尘事恼闲人”,是说自己恐怕会把世俗之事烦扰了这位闲居者。“怕”字写出了他担心自己的行为会打扰到别人的心情,表现出他的细心和体贴。
尾句“闲人”,是说这位闲居者是位有闲情逸致的人。“怕将尘事恼闲人”,是他担心世俗之事会烦扰到他这个闲人。
全诗从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这种宁静生活的喜爱和向往。同时,也通过对自己行为的描述,展现了自己的性格特点——细心、体贴,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受力和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