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喜芜菁种得成,苔心散出碧纵横。
脆甜肭子无反恶,肥嫩恙儿不杀生。
乐羊岂断儿孙念,刘季宁无父子情。
争似野人茅屋下,日高澹煮一杯羹。
种芜菁作羹
种下芜菁,收获成羹。
且喜芜菁种得成,苔心散出碧纵横。
译文:
种植芜菁,收获成羹。
种下的芜菁已经收获成了美味的羹。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 种下芜菁,收获成羹。(种下芜菁)
- 且喜芜菁种得成,苔心散出碧纵横。(收获成羹)
- 种下的芜菁已经收获成了美味的羹。(种下的芜菁已经收获成了美味的羹)
注释:
- 种下:指的是种植。
- 芜菁:一种蔬菜,这里特指芜菁菜。
- 收获成羹:将芜菁做成汤,称为羹。
- 且喜:表示庆幸、喜悦。
- 苔心散出碧纵横:形容芜菁菜叶的颜色和形状。
- 无反恶:没有反味(不好吃)。
- 肥嫩恙儿不杀生:芜菁菜肥嫩可口,不会因为好吃而被杀生。
- 乐羊岂断儿孙念,刘季宁无父子情。:用乐羊子断子绝孙的故事和刘季宁没有父子之情的典故来比喻自己与儿子的关系。
- 野人茅屋下,日高澹煮一杯羹:像山野之人在简陋的茅屋下,日高时煮一锅羹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种芜菁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食物的珍重。通过描述芜菁的生长和烹饪过程,传达了一种回归自然、珍惜粮食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家庭亲情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