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倚黄旗唤阿瞒,令君终作可怜人。
萧然惟有鹿门老,不带孙刘一点尘。
绝句二首
谁倚黄旗唤阿瞒,令君终作可怜人。
萧然惟有鹿门老,不带孙刘一点尘。
译文:
是谁在挥动黄旗呼唤曹操啊,你最终成为一个可悲的人。
只有鹿门山上的老翁,不沾染任何世俗的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曹操的评价。诗中“谁倚黄旗唤阿瞒”指的是曹操,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被后人称为魏武帝。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曹操一生的感慨和评价。
第二句“令君终作可怜人”,则是诗人对曹操的无奈和惋惜之情。曹操虽然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强大的政权,但最终还是因为权谋斗争失败而被曹丕篡位,结束了自己辉煌的统治生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同情和惋惜。
第三句“萧然惟有鹿门老”,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鹿门山”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名胜古迹,这里远离世俗的喧嚣,诗人渴望像鹿门山上的老翁一样,过一种清静、自在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不带孙刘一点尘”,则是诗人对清高、超脱的人生追求的表达。“孙刘”代指孙权和刘备,他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英雄人物,以忠诚、智慧和勇武闻名。然而,他们也曾有过权力斗争和政治纷争,因此诗人希望像他们一样的人不要沾沾自喜,保持自己的清白和纯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高、超脱人生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曹操的评价,展示了杜甫对历史人物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同时,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清高、超脱人生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