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
折花修佛供,持钵乞僧馀。
竟日无车骑,依时认鼓鱼。
九衢尘一尺,吾自有华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把握诗人情感态度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感情及手法等。
本题中首联“寂寞城南寺,三年寄索居。”写诗人寄居于城南的寺庙里,三年来过着孤独的生活。“寂寞”两字点明环境氛围,突出了诗人内心孤苦无依的处境;“寺”是僧人修行的地方,而诗人却“寄居”于此,说明他与佛教有缘,也暗示出他内心的苦闷、孤独。“三年”二字表明了时间的漫长,也反映了诗人在寺庙中的寂寞生活之长。颔联“折花修佛供,持钵乞僧馀。”写诗人在寺庙中虔诚地为佛像献香,乞求佛祖保佑自己平安。“供”指供奉,“乞”意为请求。“供”、“乞”二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虔诚拜佛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在寺庙中的虔诚之心。颈联“竟日无车骑,依时认鼓鱼。”描述的是诗人每天无所事事,只好听钟击鼓鱼游弋的景致,表现了诗人在寺庙中的无聊和寂寞。“无车骑”三字表现出了诗人的清高,同时也反映出他生活的贫困。尾联“九衢尘一尺,吾自有华胥。”以“华胥国”自比。华胥是传说中的理想国,据说人死后可乘云车去到那里,那里的人们无忧无虑,生活在快乐之中。诗人用“华胥”比喻自己的理想国,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春日在城南寺中,三年来寄居在此。每日虔诚地为佛像祈祷,乞求佛祖保佑自己平安。每天无所事事,只有听钟击鼓鱼游弋的景
致。九衢尘土飞扬,我自有我的华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