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咏连理,多为艳阳吟。
谁知抱高节,生处亦同心。
风至应交响,禽栖得并阴。
岁寒当共守,霜雪莫相侵。

诗句注释和赏析:

  • 自古以来,连理枝:双松树因其独特的生长习性而被诗人用来比喻忠贞不渝的恋人或夫妻。”连理枝”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恩爱夫妻或志同道合的伴侣。

  • 艳阳吟:指阳光明媚、气候温暖的日子,通常用来描述美好的环境或事物。此处可能暗喻某种温暖或舒适的状态。

  • 谁知抱高节:表达了对那些具有高尚节操的人的钦佩。”抱高节”指的是保持高尚的节操或品质。

  • 生处亦同心:即使生长在相同的地方,他们的心思和志向也是一致的。这强调了无论环境如何,人们内心的一致性。

  • 风至应交响:当风吹过时,树枝会随风摇摆,发出和谐的声音,象征着和谐与平衡。

  • 禽栖得并阴:鸟儿在树上筑巢,共同享受荫凉,这里比喻朋友或同伴之间相互支持、共同进步。

  • 岁寒当共守:在严寒的冬天,应当互相扶持,共同度过难关。这里的“守”意味着坚持和抵御困难。

  • 霜雪莫相侵:即便在寒冷的霜雪天气,也不应受到外界的伤害或困扰。这里的“侵”表示侵袭或干扰。

译文:
从古至今,人们都用双松来表达对爱情或友情的赞美,尤其是那些忠贞不渝、心心相印的人们。他们即使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也不会忘记彼此,因为他们知道真正的幸福是共同分享。风来了,他们就像乐器一样演奏出和谐的旋律;鸟儿们在树上安家,它们共同享受着凉爽的树荫。无论是多么艰难的岁月,他们都会选择相互支持和帮助。最后,无论面对多么严酷的环境,他们都选择坚守在一起,不被外界的寒冷所侵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双松的形象化描绘,表达了一种理想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现象来隐喻人类社会中的美好品质,如忠诚、团结、互助和坚韧。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社会和谐与人性美好的颂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