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韶山下客,多病似吾身。
每想弥天辩,谁为问疾人。
泉清偏照月,松瘦不知春。
未遂寻高论,相遥一水滨。

鸣韶山下客,多病似吾身。

鸣韶山位于湖南,是屈原的故乡,诗人以此自喻,说自己如同这高山上孤独的鸣韶一样,多病且孤独。

每想弥天辩,谁为问疾人。
每当想到自己如苍天般广博的才辩和遭遇的困境,不禁感慨为何没人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照顾我?

泉清偏照月,松瘦不知春。
泉水清澈,月光皎洁,但松树却瘦弱得无法察觉春天的到来。这两句以自然景物比喻诗人自身的境遇:尽管环境美好,但他已失去了昔日的豪情壮志。

未遂寻高论,相遥一水滨。
未能实现与知己畅谈人生理想的愿望,只能遥遥地站在江边,眺望远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无奈和对友情的渴望。

赏析:
此诗通过咏物抒怀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高洁品格和坚韧精神。首联自比灵树之属,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仍保持乐观的态度。颔联则以“每想弥天辩”和“谁知问疾人”抒发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无奈和对友情的向往。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泉水清澈却无法映照月光,松树瘦弱却无法感知春意。尾联则以“未遂寻高论”和“相遥一水滨”寄托了诗人对于与知音共度时光的期盼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现了其高洁品格和坚韧精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