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章江庾水滨,南逾梅馆陟嶙峋。
城中绍祚千年圣,海外占风九译人。
峤岭古来称绝徼,梯山从此识通津。
舆琛辇赆无虚岁,徒说周朝白雉驯。

这首诗是诗人在通越亭所作的诗,通越亭位于庾岭三亭之一。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首句“行尽章江庾水滨,南逾梅馆陟嶙峋。”描述了诗人在庾岭脚下行走,越过梅园,攀登崎岖的山峰。这里的“行尽章江”指的是作者已经走遍了整个章江地区,而“庾水滨”则是指庾岭附近的江河。庾岭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连接着中原与岭南地区。诗人在这里行走,是为了前往庾岭三亭之一的通越亭。

次句“城中绍祚千年圣,海外占风九译人。”描绘了诗人在庾岭三亭中的所见所感。这里的“绍祚千年圣”指的是诗人在庾岭三亭中遇到了一位具有千年圣德的人,而“海外占风九译人”则是指诗人在庾岭三亭中听到了九种不同的方言和口音,象征着广阔的地域和多元的文化。

第三句“峤岭古来称绝徼,梯山从此识通津。”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庾岭三亭中的所见所感。这里的“峤岭”指的是庾岭三亭中的一座山峰,它自古以来就被称为“绝徼”,意为难以逾越的边关。诗人通过攀登这座山峰,感受到了它的险峻和壮丽。而“梯山从此识通津”则是指诗人在这里找到了通往通越亭的道路,象征着他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和方向。

第四句“舆琛辇赆无虚岁,徒说周朝白雉驯。”表达了诗人对于庾岭三亭的独特感受。这里的“舆琛辇赆”指的是人们携带珍贵的礼物前来拜访,而“周朝白雉驯”则是指诗人在这里看到了周朝时期驯养的白色野鸡,它们曾经被用于祭祀。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然而,他也意识到这些年来,虽然人们不断地来到这里,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没有得到保留,只是一些虚假的礼物和陈词滥调而已。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庾岭三亭中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文化的感慨。通过对庾岭三亭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己内心的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