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砚蟾蜍滴,文屏薤叶书。
世间多倚伏,休叹橐中虚。
【解析】
谢伯恭篆屏蟾砚是唐代文学家、诗人李商隐的五言律诗。这首诗的译文为:古砚上蟾蜍在一滴墨,文屏上薤叶字迹书。世间多凭权势屈曲,不必叹囊中空虚。
注释:
①谢伯恭:唐人,以善书知名。篆屏:古代一种用刻有文字符号的青铜或玉石制成的屏风。蟾砚:传说中月亮上有蟾蜍,所以这种砚台叫蟾砚。②倚伏:指依附权势屈曲。③橐(tuó)中虚:比喻囊中无物,空有其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人借“蟾砚”“文屏”之象,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
首联“古砚蟾蜍滴,文屏薤(xiè)叶书”,写砚台中的蟾蜍与屏风上的薤叶。蟾蜍,传说中月宫中的蛤蟆;薤叶,即小蒜叶子,取其形如刀剑。两句诗既写出了砚台的年代久远,又写出了砚台的质地粗糙,还写出了书桌上的文字。诗人从砚台和书桌上落笔,意在表明:这些器物都是古人所制的,都曾为文人所用,但它们只是古人用过的东西而已,如今都已闲置在那里,毫无用处。
颔联“世间多倚伏,休叹橐中虚”,写人间世事。诗人说,世间的事就像砚台和书桌上的文字一样,多是靠权力屈曲而存在的,因此用不着感叹自己的囊中没有东西,也用不着羡慕别人富有。这里,诗人运用了一个典故,那就是“橐(tuǒ)中虚”的故事。据说,晋朝的羊祜在襄阳时,经常到江边去游玩,他看到一位老妇人在路边哭泣,就上前询问。老人说,她的邻居死了儿子,她哭得很伤心。羊祜听了后,就拿出一盒金粉送给老人,让老人买些纸灰撒在江里。后来,有人向羊祜报告说,这位老妇人的邻居其实并没有死,而是被活捉来了。于是人们就认为,羊祜这样做是为了骗取钱财。这个典故用来说明世上的事情多是凭权屈曲的,不必为囊中无物而叹息。
尾联“世间多依伏,休叹橐中虚”,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认为,世上的事情多是靠权力屈曲而存在的,因此用不着感叹自己的囊中没有东西,也用不着羡慕别人富有。这里的“依伏”,是“依仗”、“依靠”的意思。诗人借用这个典故,进一步说明:不要为囊中无物而感叹,也不要为囊中有物而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