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务常喧嚣,物外有真赏。
结友探胜概,放情谐素想。
韶山南国镇,灵踪传自曩。
双阙倚天秀,一径寻云上。
长江远萦带,众峦疑负襁。
千里眇平视,万形罗怪象。
日影避昆仑,鳌头冠方丈。
青螺佛髻高,群玉仙都敞。
霞城晴煜爚,桃溪春浩荡。
仰攀霄汉近,俯瞰神魂恍。
涧深溜如织,岩虚动成响。
造化与真质,妙画胡能仿。
贱子生海隅,逢辰辱朝奖。
靡成彝鼎勋,甘从丘壑往。
惊禽恋故林,困骥畏羁鞅。
兹游得幽深,同怀乐清旷。
世言帝有虞,朔南声教广。
丹冥卜巡幸,翠华临苍莽。
箫韶曾此奏,钟石无遗像。
但觉薰风存,翛然天籁爽。
姬公著治典,历代所遵仗。
九野奠山川,万灵通肸蚃。
医闾与吴岳,半列戎夷壤。
四时迎气祠,犹烦礼官掌。
况乃祝融区,群物资含养。
来仪威凤居,乐育菁莪长。

【解析】

  1. 世务:世事。喧嚣:喧哗,热闹。物外:物我两忘,超脱于世俗之外。真赏:真正的欣赏。结友:结交朋友,探胜概:探索美妙的景致。放情:尽情享受。谐素想:与自然的本性相合。2. 韶山:在湖南韶山市,是毛泽东的故乡。南国镇:指韶山南面。灵踪:神奇的踪迹。3. 双阙:指皇帝居住的宫阙。倚天秀:高耸入云。一径:一条路。寻云上:寻找云朵之上。长江:指湖南省境内的湘江。萦带:缠绕着。众峦:众多的山岭。疑负襁:好像背着婴儿。渺视:极目远眺。万形罗怪象:万物的形状都显得怪异。日影避昆仑:太阳的影子避开昆仑山。群玉仙都敞:像仙境一样的开阔。4. 霞城:即韶山,在湖南省湘潭市。晴煜爚:晴朗照耀。桃溪:地名,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春浩荡:春天浩荡无边。5. 仰攀霄汉近:仰望星空。宵汉:银河,指天空。俯瞰神魂恍:向下看,使心神恍惚。涧深溜如织:水流湍急如编织。岩虚动成响:山岩空阔,声音回荡。造化:自然,造化之质:自然的质地。6. 贱子生海隅:我生于海滨之地。逢辰辱朝奖:遇到了好时光,蒙受朝廷奖励。靡成彝鼎勋:没有建立过什么功勋(成就)。甘从丘壑往:愿意归隐山林,过着隐居生活。7. 兹游得幽深:这次出游非常幽静。同怀乐清旷:大家都感到快乐清闲。帝有虞:帝王统治天下。朔南声教广:北方疆域声威显赫,教化广泛。丹冥:即丹陵,传说中黄帝葬于阴山,后人称阴山为丹陵。卜巡幸:占卜天子出行。翠华:皇帝的车驾。临苍莽:降临到辽阔的原野上。9. 箫韶曾此奏:古代乐曲《箫韶》就演奏在这里。钟石无遗像:钟和磬的声音仿佛还留在耳边(指音乐美妙,余音袅袅)。10. 但觉薰风存:只觉得清风尚存。翛然天籁爽:大自然的音响清爽宜人。姬公著治典:周公著《大诰》,制定治国的典章制度。历代所遵仗:《尚书·大禹谟》中有“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的名言。九野奠山川:九州大地安定了山川。11. 医闾与吴岳:传说中的两座名山,分别在今山东曲阜和浙江吴兴。半列戎夷壤:这两座名山一半位于中原地区,一半位于边疆地区。四时迎气祠:一年四季都要祭祀这些地方以感谢它们赐给人们福祉。犹烦礼官掌:仍然需要官方来掌管。12. 况乃祝融区:何况还有祝融氏的地域?群物资含养:这里指祝融氏主管的区域物产丰富,养育百姓。13. 来仪威凤居:吉祥的象征,威凤也作凤凰,比喻帝王或圣人。乐育菁莪长:乐于培养贤才。菁莪:《诗经·小雅·菁莪》篇中的篇首章句,菁莪即草木茂盛,引申为人才辈出。
    【赏析】
    本诗描写诗人在韶山游览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封建社会虚伪风气的不满。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优美。
    诗歌的前四句描绘了游人在韶山游览时所看到的自然美景。“世务常喧嚣”,描述了世间的纷扰和喧闹;“物外有真赏”,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结友探胜概”,则表现了他的游兴和交友之意。接着,作者描绘了韶山的自然景色,“双阙倚天秀,一径寻云上”,写出了山峰的雄伟和道路的蜿蜒;“长江远萦带,众峦疑负襁”,则写出了江河的蜿蜒和山峦的层叠。最后两句,“千里眇平视,万形罗怪象”,写出了韶山的宏伟和壮丽,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自豪。
    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清新明快,富有诗意。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韶山这一美丽而神秘的自然景观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本诗通过对韶山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美好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他渴望远离世俗纷扰、寻求自由自在生活的心境。同时,诗歌也揭示了封建社会虚伪风气的存在和危害,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