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室昔宴居,冥心遗万化。
菡萏本无染,纷华共高谢。
夜禅杉月落,晨斋庭鸟下。
栋间云气浮,地面秋香诧。
演法辞故栖,幽踪贲寒野。
蜡屐此同游,愿结宗雷社。

【注释】

1.五题:指《山中五咏》中的五首诗。《山中五咏·白莲庵》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是作者游历白莲庵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2.掩室:掩闭门窗,以示清静。

3.冥心遗万化:即冥心遗物,意指超脱物欲,心境宁静。

4.菡萏:荷花的别称。

5.纷华:繁盛的花朵或事物。

6.杉月落:杉树在夜晚被月光照亮。

7.晨斋庭鸟下:早晨庭院中有鸟儿飞翔。

8.栋间云气浮:楼宇之间云雾缭绕。

9.地面秋香诧:地面上秋季的芳香让人惊讶。

10.演法辞故栖:表示因佛法而辞别旧居。

11.幽踪贲寒野:形容隐居者在寒冷的原野上留下的踪迹。

12.蜡屐此同游:与大家一起穿着木屐游玩。

13.宗雷社:佛教中的雷音寺。

【赏析】
《山中五咏·白莲庵》是明代高僧性天禅师游览白莲庵时所作的一首五绝诗。整首诗以白莲庵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性的领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掩室昔宴居,冥心遗万化。”描述了诗人曾经在白莲庵内宴饮休憩,冥思冥想,超脱物欲的境界。这里的“冥心遗万化”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超越了世间万物的变化。

次句“菡萏本无染,纷华共高谢。”则是说荷花原本就不曾沾染尘埃,它的美丽如同高洁的品质一样永恒。这里的“纷华”指的是世间的繁华与诱惑,而“高谢”则是指荷花的凋谢,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第三句“夜禅杉月落,晨斋庭鸟下。”描绘了夜间修行时的宁静景象,杉树在月光下显得更加幽静,清晨在庭院里听到鸟儿的啼鸣。这里的“夜禅”指的是夜晚进行的禅修活动,而“晨斋庭鸟下”则描绘了清晨起床后在庭院中的宁静生活。

第四句“栋间云气浮,地面秋香诧。”则进一步描绘了白莲庵周围的景象,楼间云气飘浮,地面上秋天的香气令人惊叹。这里的“栋间云气”指的是建筑之间的云雾缭绕,而“秋香”则是指秋天的气息,两者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尾句“演法辞故栖,幽踪贲寒野。”则是说因佛法而辞别旧居,隐居者在寒冷原野上的踪迹。这里的“演法辞故栖”指的是因修行而辞去旧居,而“幽踪贲寒野”则形容隐居者在寒冷的野外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领悟和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诗歌也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超越世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