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驱禹凿已寥寥,却为高人得姓焦。
鲍饵有时邀楚钓,海云常觉护山樵。
岩多阴雾龙藏角,虹絓苍林玉露臕。
浊气不侵灵贶下,方坛曾驻紫清飙。
诗句注释
1 观音岩: 指的是位于某地的一处岩石,可能具有某种文化或宗教象征意义。
秦驱禹凿已寥寥: 描述的是古代为了修建道路或建筑,曾经用大禹的疏导方法来清除阻碍,但如今这些痕迹已经不多见了。
却为高人得姓焦: 这里提到“高人”可能指的是一位在某一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人。他/她的姓氏与这个地方有关,可能是因为他在此地有了杰出的成就。
鲍饵有时邀楚钓,海云常觉护山樵: 描述了两个场景,一个是“楚钓”,即在楚地钓鱼;另一个是“山樵”,在山区砍柴。这两个场景都与山林有关,可能是诗人在描绘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
岩多阴雾龙藏角: 这里的“龙”可能是指山中的一种生物(如龙脊),而“角”则是形容其隐蔽、难以被发现的特点。
虹絓苍林玉露臕: “虹”可能指的是彩虹,“絓”是连接的意思,“苍林”指的是青色的树林,“玉露臕”则可能是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整句诗可能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
浊气不侵灵贶下,方丈曾驻紫清飙: “浊气”可能指的是污染或不愉快的事情,而“灵贶”则指神赐之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污染的不满。最后一句“方丈曾驻紫清飙”可能是说某个神圣的地方曾经停留过紫气(一种吉祥的气象),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观音岩
秦始皇凿开的道路已经所剩无几,
但是因为高人在此地得名。
有时邀请楚国人钓鱼,
常常觉得海云在保护山中的樵夫。
岩石多阴雾像龙藏角,
彩虹连着青林玉露凝。
污浊之气不侵到神灵之处,
曾经有神仙驻足过紫气风清的地方。赏析
此诗以描写观音岩为主题,通过对观音岩的历史变迁、自然环境以及人文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观音岩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同时,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悟,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