㟝嵝崎岖面碧霄,何曾温润似琼瑶。
一堆顽石郴江上,纵有昆刀不可雕。

【注释】

㟝嵝:即“岣嵝山”,在湖南省郴州市城北约20公里处。峻峭险峻,山形如人,故称。碧霄:青天,天空。琼瑶:美玉。顽石:粗犷的石头,不细腻的石头。昆刀:指雕刻匠人的刻刀。雕:雕刻。

【赏析】

首联是写诗人登上东楼远眺所见之景。诗中“㟝嵝”二字点出所望之地。“崎岖”二字写出了山峰高耸、陡峭的情状。“面碧霄”三字则表明此峰直插云霄,与碧霄相对峙。“何曾温润似琼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山峰的赞美之情,意谓这山峰虽然高耸入云,却并不显得柔媚多姿,它那峻拔挺拔的气势和刚健雄浑的风骨,恰似美玉般温润而不失其刚劲。

颔联写诗人在山顶看到的景色:郴江边上有一堆巨石,它们横亘在江上,犹如天然的屏障,将清澈的江水一分为二。“顽石”二字写出了江边巨石的特点,既粗犷又坚硬,仿佛是不经雕琢的原石。“纵有昆刀不可雕”这一句,既是对前句中巨石特点的进一步说明,也是对诗人自身性格特点的形象概括。昆刀即刻刀,此处借指雕刻匠人的刻刀;昆刀不可雕,即指即使有了雕刻匠人的刻刀,也难以改变这堆巨石的原始模样。“顽”、“不可”等词的使用,不仅使诗句更加凝练传神,而且使整首诗更富有哲理意味。

尾联则是诗人对整个自然风光的总括性评价。诗中写道:“一堆顽石郴江上,纵有昆刀不可雕。”这两句诗以简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郴江两岸的自然景观,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世间万物各有其独特的存在方式和生命价值,不应轻易改变它们的本来面貌,否则就会失去它们应有的风采和韵味。

这首诗的诗意主要通过对郴江畔的“㟝嵝”山峰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现的。诗中的“㟝嵝”一词并非实指,而是用来形容山峰高耸挺拔、雄伟壮观的。全诗通过写山峰、巨石、江水等景物,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