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路与醴陵通,溪上长亭草木中。
行尽江南有山处,门前隔水是湘东。

【注释】

湘东:古郡名,治所在今江西省宜春县西南。

萍乡: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西省上栗县西。

醴陵: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南省醴陵市北。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的驿站。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描绘了诗人由湖南到江西萍乡的一段旅行。

开头两句“萍乡路与醴陵通,溪上长亭草木中”写诗人由湘东出发,经过萍乡、醴陵,到达长亭时已近黄昏。“萍乡路”,即从湘东至江西萍乡的官道;“醴陵”,即今湖南省醴陵市。“通”字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赴任或出使。“溪上”点明了时间是在傍晚,“草木中”点出了地点在路边的长亭里,可见当时天色已晚。

第三句“行尽江南有山处,门前隔水是湘东”写诗人一路走来,已经走到了江南一带,但仍未到达目的地。“江南”指江西和江苏两省,这里泛指江南地区。“有山处”指江南多山,而作者却未找到一座山峰,因此才觉得还未走到。“隔水”是指江面。“湘东”指湘东郡,治所在今天的江西省宜春县。“门前隔水”表明了作者所走的道路是由南到北的。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写出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江南地区的风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