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叔分羹我独无,不如鸣鹤自相孚。
世途跋涉牛先喘,仕路驰驱马已瘏。
弗逮子舆三釜养,空馀颜氏一箪癯。
蓼莪诗废遗躯在,愧死林中孝义乌。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结构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找到相关诗句并加以比对。
第一首,“考叔分羹我独无”,句中“考叔”指春秋鲁国大夫叔孙侨如,“分羹”指叔孙侨如在鲁国执政时,把国君分给他的肉食据为已有,不留给国家,所以此处借喻自己的处境。“弗逮子舆三釜养”句中的“子舆”,指孔子弟子颜回,“三釜养”指颜回过着清苦的生活。“空馀颜氏一箪癯”句中的“颜氏”,指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一箪”指的是一箪饭,“颜氏一箪癯”意指颜回过着清贫的生活。“蓼莪诗废遗躯在,愧死林中孝义乌”句中的“蓼莪诗”,“蓼莪章”是《诗经·周南》篇名,“蓼莪诗”即《诗经》中关于父母去世后儿子思念父母的诗,所以“蓼莪诗”借代自己的父母。“愧死林中孝义乌”句中的“林中”,指山林之中,“义乌”,指孔子弟子曾参,“孝义乌”意指曾参的孝行,所以“愧死林中孝义乌”意指自己愧于未能继承先人的孝道。第二首,此联承接上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先贤的追怀。“世途跋涉牛先喘”句中的“世途”,指仕途之路,“跋涉”指奔走,“牛先喘”意为牛在奔波劳累之前就喘息不止,所以此处借喻自己因奔波劳累而疲惫不堪。“仕路驰驱马已瘏”句中的“仕路”,指仕途之路,“驰驱”指奔走,“马已瘏”意为马在奔走劳累之后已经疲乏不堪,所以此处借喻自己因奔波劳碌而身心俱疲。“弗逮子舆三釜养,空馀颜氏一箪臞”句中的“弗逮”,不及的意思,“子舆”指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三釜养”指颜回过着清苦的生活,“空馀颜氏一箪癯”意指颜回过着清贫的生活。“蓼莪诗废遗躯在,愧死林中孝义乌”句中的“蓼莪诗”,指《诗经·周南》篇名《蓼莪》,“蓼莪诗”借代自己的父母。“愧死林中孝义乌”句中的“林中”,指山林之中,“义乌”,指孔子弟子曾参,“孝义乌”意指曾参的孝行,所以“愧死林中孝义乌”意指着生者惭愧于未能继承先人的孝道。第三首。
【答案】
(1)观禽鸟哺雏有感赋诗三首示诸子侄
①句中“考叔”指春秋鲁国大夫叔孙侨如,“分羹”指叔孙侨如在鲁国执政时,把国君分给他
的肉食据为已有,不留给国家,所以此处借喻自己的处境。②句中的“弗逮”指不及的意思,“子舆”指孔子
弟子颜回(字子渊),“三釜养”指颜回过着清苦的生活。③句中的“空余”意指没有剩余。④句中的“颜氏”指孔子门
徒颜回(字子渊),“一箪”指的是一箪饭,“颜氏一箪癯”意指颜回过着清贫的生活。⑤句中的“蓼莪诗废”
,指《诗经·周南》篇名《蓼莪》,“蓼莪诗”借代自己的父母。⑥句中的“愧死”意为惭愧而死,“林中”指
山林之中,“孝义乌”意指曾参的孝行,所以“愧死林中孝义乌”意指着生者惭愧于未能继承先人的孝道。
(2)赏析:
①这首诗借观禽鸟哺雏之景来抒发诗人的感慨之情。首联两句通过描写考叔和鸣鹤自相信赖,表达了
作者对自己处境的无奈;颔联通过叙述世途跋涉与奔忙的劳累,表现了自己对仕途艰辛的感慨,尾联则以颜回
的清贫生活作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不能继承先人孝道的愧疚之感。
②全诗通过对禽鸟哺雏这一寻常现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无奈,对先人遗愿的怀念,同时
也流露出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对于清苦生活的向往。
③诗人以禽鸟哺雏为引子,抒发自己对于先人的怀念。他借考叔与鸣鹤的相互信赖表达出自己在官场中
的孤立无援,借世途跋涉与奔忙的劳累表达出自己对于仕途艰辛的感慨。最后又借述颜回的清贫生活表达了
自己对于不能继承先人孝道的愧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