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南华一炷香,身闲随处是仙乡。
竹声侵户朝眠觉,花影移阶昼坐忘。
杜曲自耕贫亦乐,柴桑可葬死何妨。
悠悠往事俱尘土,剩得头颅上雪霜。
偶成(其一)
一卷南华一炷香,身闲随处是仙乡。
竹声侵户朝眠觉,花影移阶昼坐忘。
杜曲自耕贫亦乐,柴桑可葬死何妨。
悠悠往事俱尘土,剩得头颅上雪霜。
注释:
南华:指《庄子》,又称《南华真经》。
一卷南华一炷香:意指通过阅读《庄子》来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身闲随处是仙乡:形容自己身处闲适之地,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竹声侵户朝眠觉:早晨醒来时,听到竹子的声音,仿佛听到了自然的呼唤。
花影移阶昼坐忘:在花影摇曳的台阶上坐着,恍若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杜曲自耕贫亦乐:在杜曲地区自己耕种田地,虽然贫穷但仍然快乐。
柴桑可葬死何妨:在柴桑(地名,今陕西省境内)可以安葬死者,这并不妨碍什么。
悠悠往事俱尘土:过去的岁月都如同尘土一般,随风而逝。
剩得头颅上雪霜:只剩下一颗被岁月打磨的头颅,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磨难。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他以《庄子》为引子,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的“身闲随处是仙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他也展示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无奈,如“杜曲自耕贫亦乐”反映了他在贫困中寻找到的快乐。最后两句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无奈,体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也揭示了他在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坚韧和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