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得闲身镇自怜,更怜闲占此山泉。
满阶碧草客稀到,半榻白云人对眠。
窗影枝摇知雀踏,壁痕苔湿认蜗涎。
日长静看辛夷树,落尽闲花忘宿缘。

【诗句释义】

山窝适兴:在山林中的小屋子中享受安逸的闲情。

剩得闲身镇自怜,更怜闲占此山泉。

满阶碧草客稀到,半榻白云人对眠。

窗影枝摇知雀踏,壁痕苔湿认蜗涎。

日长静看辛夷树,落尽闲花忘宿缘。

【译文】

在山林中的小屋中享受安宁的悠闲。更喜爱在这清幽的山间泉水边度过悠闲的日子。

庭院内满是碧绿的野草,客人很少到访,而我在半榻之上,与白云相伴。

窗外的树枝摇曳着,我仿佛看到鸟儿在上面跳跃;墙壁上的苔藓因湿润而显得格外显眼,我甚至可以看到蜗牛在上面爬行的痕迹。

在漫长的白天里,我静静地看着辛夷花盛开,直到它们凋零落下。然而,随着花朵的落下,我也渐渐忘记了过去的一切,不再留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隐居山林之中的生活,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首句“山窝适兴”,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作者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心境的环境——山中的小窝,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情感贯穿整个诗篇。

第二句“剩得闲身镇自怜”,“剩得”一词,既表明自己已经拥有足够的时间来享受这些乐趣,又暗示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与感慨。“自怜”则表达了一种自我欣赏、自我安慰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孤独与寂寞。

诗人描述了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情景:“更怜闲占此山泉”。这里的“闲”字,不仅指自己的生活状态,更有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意味。“此山泉”则是作者生活中的重要元素,它为作者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和宁静。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的感受:“满阶碧草客稀到,半榻白云人对眠。”这里的“碧草”、“白云”都是自然的元素,它们构成了一个和谐、宁静的画面。而“客稀到”则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人对眠”则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让人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诗人又转向了窗外的景象:“窗影枝摇知雀踏,壁痕苔湿认蜗涎。”这里的“窗影”、“枝摇”、“雀踏”都给人一种生动、活泼的感觉。而“壁痕”、“苔湿”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沉稳的氛围。同时,“知雀踏”、“认蜗涎”也表现出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力。

最后一句“日长静看辛夷树,落尽闲花忘宿缘。”这里的“日长”既是一种时间的描述,也是对作者内心感受的写照。他在这个安静的环境中静静地看着辛夷树开花、结果,然后又看着它们凋零落下。这种经历让他逐渐忘记了过去的一切,不再留恋。这也是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