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去钱塘王气收,西风黄叶故山秋。
杀身报国男儿志,皓首偷生妾妇羞。
和潘汝勉三绝
何梦桂诗歌赏析
潮去钱塘王气收,西风黄叶故山秋。杀身报国男儿志,皓首偷生妾妇羞。
诗句解释及译文
潮去钱塘王气收:潮水退去后,象征着昔日繁华的钱塘城(今杭州)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气息,这里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时代的更迭。
西风黄叶故山秋:秋风萧瑟中,黄叶飘散,这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秋天景象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杀身报国男儿志:诗人用“杀身报国”这一典故,表明了自己矢志不渝的国家忠诚与壮志。这里的“男儿志”强调了个人为理想和国家不惜牺牲的精神。
皓首偷生妾妇羞:诗人自比为年老色衰的“妾妇”,表达了自己因年老色衰而不得不苟且偷生,感到羞愧和无奈的情感。这里的“羞”字不仅表达了个人情感,也暗含了一种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与现在的荒凉,抒发了作者对于历史沧桑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在“杀身报国男儿志”一句中,何梦桂展现了一位忠贞不渝的爱国者形象,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难得。然而,在“皓首偷生妾妇羞”中,诗人的自我反省也揭示了个体在社会大潮中的无奈与悲哀,这种矛盾的情感构成了诗歌深刻的内涵。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个体命运和社会责任感的深刻探讨。
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解析,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中的情感波动,也能够理解何梦桂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思想情感及其文化背景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这种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欣赏诗歌本身,也能促进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理解。
《和潘汝勉三绝》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志向的诗作,它更是一种时代声音的反映,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期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思考。通过对这首诗及其背后历史和文化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宋代诗歌的魅力以及诗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定位和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