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何处美人家,认似梅花尚恐差。
近向梅边得春信,始知人好似梅花。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梅边”即梅花旁边,这里指诗人与梅花为邻的住所。
江南何处美人家:江南哪里才是好人家呢?
认似梅花尚恐差:好像梅花还嫌不够美好。
近向梅边得春信:靠近梅花的边上才得知春天的信息。
始知人好似梅花:才懂得人像梅花一样清高俊逸、纯洁高雅。
赏析:
首句“江南何处美人家”是说在江南,哪里有那么一个美丽人家呢?诗人以反问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江南美景的向往之情。次句“认似梅花尚恐差”,诗人认为江南之美还比不上梅花的美,因为梅花虽然不及人间之景,但它却有着梅花特有的香气。
第三句“近向梅边得春信”,诗人走近梅花的边上,才知道春天的信息已悄然来临。此处,诗人以“春信”喻指春天的气息,表达了他对春天到来时的喜悦之情。
尾句“始知人好似梅花”,诗人最终领悟到,人就像那高洁的梅花一样,拥有着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品质。
【答案】
译文:江南哪能找到如此美丽的人家呢?我仿佛觉得它比任何人间景色都更美好;我走进梅花丛中,才能闻到它的芬芳(这)便是春天的使者啊!
赏析:
诗的开头,诗人用疑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于江南美景的向往之情。“何处”二字直指江南,而“美人家”则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美景。接着,诗人以反问的方式,将江南比作人间仙境,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认似梅花尚恐差”一句,诗人通过比喻,将江南之美与梅花之美进行比较,从而突出了江南之美的独特之处。
第二句,诗人以“认似”一词,将江南之美与梅花之美进行了巧妙的对比,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江南美景的喜爱之情。“犹恐差”三字,则将诗人对于江南美景的向往之情推向了高潮。
第三句,“近向梅边得春信”,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诗人走近梅花的边上,才发现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诗人用“得春信”三字,将春天的气息与梅花的清香进行了巧妙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春天的气息给人带来的愉悦之感。
诗人通过比喻的方式,将人比作了梅花,表达了他对于人的高洁品质的赞美之情。诗人认为,只有像梅花一样的人,才能够真正领略到春天的气息,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