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中铅汞未成丹,血肉那能化羽翰。
待得千年玄鹤去,上皇方御玉阑干。
何梦桂的《答文公索玉楼赋二绝》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诗作。下面将按照要求,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译文、注释及赏析。
- 诗句解释:
- 鼎中铅汞未成丹:这里的“鼎”指的是古代炼丹炉,“铅汞”是指丹药的主要材料,而“未成丹”则意味着这些丹药尚未完全成熟或形成。这可能暗示着一种理想或完美的境界尚未完全实现。
- 血肉那能化羽翰:这里“血肉”通常指代生命体的肉体部分,“羽翰”则象征着飞翔或超脱尘世的能力。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理想,即人的生命如果只停留在肉身层面,是无法真正达到超越和自由的境界。
- 待得千年玄鹤去:这里的“玄鹤”是一种传说中的神鸟,通常与长寿和高洁联系在一起。诗人通过提到“玄鹤”来表达一种期待,希望在等待了很长时间之后能够实现某种超越。
- 上皇方御玉阑干:这里的“上皇”指的是古代帝王,“玉阑干”则是一种装饰华丽的栏杆。这句话可能是在描述一种尊贵或神圣的场景,或者反映了诗人对于高位权力的象征性追求。
译文:
鼎中铅汞未成丹,血肉那能化羽翰。
等待千年玄鹤飞去,上皇正在御用玉栏杆。
关键词注释:
- 鼎中铅汞未成丹:这里的“鼎”是炼丹的工具,“铅汞”是炼丹的材料,而“未成丹”意味着这些材料尚需进一步加工才能成为真正的药物。
- 血肉那能化羽翰:这里的“血肉”代表生命的肉体,“羽翰”代表超凡脱俗的能力。
- 待得千年玄鹤去:这里的“玄鹤”是传说中的长寿鸟,“去”表示离开。
- 上皇方御玉阑干:“上皇”指帝王,“玉阑干”是皇家宫殿中的装饰。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状态的追求和向往。诗人认为,只有经过长期的修炼和等待,才能实现从肉体到精神的升华,从而真正获得超脱和自由。同时,诗人也展现了对于权力和地位的向往,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得到上位者的赏识和认可。这首诗的语言精炼而有力,充满了哲理和象征意义,是宋代诗歌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