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言放巢许,使得老辕申。
吾为混沌氏,抑为葛天民。
俯仰慨今古,悠悠秋复春。
夜半舟壑移,故者谁其新。

【注释】

和夹谷书隐先生寄题蛟峰石峡书院三十韵:写给夹谷书隐先生的一首寄题蛟峰山石峡书院的诗。蛟峰石峡书院,在今山东省莱芜市境内。夹谷,地名,故址在今山东莱芜县西北。书隐,隐居不仕者。

愿言放巢许: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归欤!归欤!吾党之直者!’众曰:‘子路何其(如此)归也?’孔子曰:‘非敢后也,马(同‘埋’)夫子者也,吾(指孔子自己)老而犹(还)好(爱好)仁矣。’”

使得老辕申:语出《论语•阳货》“孔子谓仲弓曰:‘犁牛无膕(音‘yǎn’)之疾,斯之谓矣。”意思是说,耕牛虽没有肥壮的四蹄,却能耕田,所以说“老马识途”。

吾为混沌氏:语出《庄子•天地》篇中记载,混沌初开,世界未形成时,象一个浑沌的石头,后来盘古氏用斧头劈开这个浑沌,才形成了天地万物。

抑为葛天民:语出《史记•五帝本纪》“昔葛天氏之始,民人猎射以食,茹草饮水,饥则求吞其肌,渴则饮其流。”

俯仰慨今古:语出《文选.潘岳<藉田赋>序》“俯仰古今,悲夫年命之不犹,顾瞻江海之茫茫。”

悠悠秋复春:《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夜半舟壑移:语出《世说新语•文学》,“王右军少时,大将军甚爱之。王皮里阳秋。大将军尝令作势,转自失色。公监定神后作答云:‘正当得阿堵物耳!’”

故者谁其新:语出《庄子•外物篇》。“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齐王使侍臣召所好宋元君之玄墨,众史皆前,使传图。主吏曰:‘少尽善,多可观,是必别有意乎?’众史皆曰:‘意固尽之矣,不然何以?”主吏蹴然易容而问曰:‘可得调乎?’皆对曰:‘可。’问:’调何图哉?’曰:‘不过国大人、圣帝、贤君、忠臣、孝子而已。’君曰:‘噫!诚有之矣。吾闻吏议天子之事,如师旷之调阴阳也;又事成、文、武之道,若史迁之写黄帝也。盖闻古人龙见而云雾化,虎见而岩岩崩。文书之吏,乃欲动云雾气,而化草木之光,渐不可得也。’”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写给夹谷书隐先生并寄题蛟峰山石峡书院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愿言放巢许,使得老辕申”,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巢许”是指古代的两位著名隐士:巢父和许由。他们都是春秋时代的人,据说他们因为不愿做官而被隐于山林。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一句还运用了“使”字,暗示了诗人想要效仿这些隐士,远离尘世纷扰的愿望。

颔联“吾为混沌氏,抑为葛天民”,则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于原始社会的向往之意。这里的“混沌氏”和“葛天民”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上古帝王的名字。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上古时代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现代社会的不满和批判。

颈联“俯仰慨今古,悠悠秋复春”,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俯仰”一词,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回顾和反思,也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留恋。而“悠悠秋复春”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时光的珍惜之情。

尾联“夜半舟壑移,故者谁其新”,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反思。这里的“夜半舟壑移”是指夜晚江上的船只随着水流的移动而改变方向,象征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而“故者谁其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变迁的无奈和困惑,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期待和呼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历史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才华和情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