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灵欲借一握天,神剜鬼划无留坚。
欻然豃豁空而圆,阳乌飞景光自穿。
古藤绕石翠欲牵,石果垂结纷如拳。
中有岩宝吐细泉,六月客坐寒入肩。
昔闻修蟒何蜿蜒,诛茅判木不敢前。
谁令结此殊胜缘,化作宝坊可栖禅。
我非贵客来尘軿,训狐挟狡声亦先。
飞上岩前枯树颠,唤起山丁夜不眠。
涪翁有笔大如椽,七字要与山俱传。
续貂顾我不著便,千古一笑夔怜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内容主要描绘了澹山岩的风景。
首句“地灵欲借一握天,神剜鬼划无留坚。”意思是说,澹山岩的灵气想要借助一把来抓住天空,神和鬼都在这里划过,但没有任何东西被留下或留下痕迹。这一句表达了对澹山岩的赞美,认为这里的灵气强大,可以吸引天空中的神灵,让神灵们在这里留下痕迹。
次句“欻然豃豁空而圆,阳乌飞景光自穿。”意思是说,突然间开阔而圆,阳光在云层中穿梭。这里的豃豁可以理解为突然开阔,圆可以理解为自然形成的圆形,太阳的光在云层中穿梭则形象地描绘了阳光在云雾中穿行的美景。
第三句“古藤绕石翠欲牵,石果垂结纷如拳。”意思是说,古老的藤蔓缠绕着石头,仿佛要拉住它们,石果树的果实下垂,像拳头一样密集。这句话描绘了澹山岩的自然景观,古藤、石树和石果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第四句“中有岩宝吐细泉,六月客坐寒入肩。”意思是说,其中有岩石的宝藏流出细泉,六月的时候客人坐下来会感到凉爽。这里将山中的泉水比作岩石的宝藏,形象地描绘了山泉的珍贵和清凉。
第五句“昔闻修蟒何蜿蜒,诛茅判木不敢前。”意思是说,过去听说有修蟒,它的身躯曲折蜿蜒,都不敢上前攻击。这句话描绘了澹山岩的神奇之处,修蟒的形象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第六句“谁令结此殊胜缘,化作宝坊可栖禅。”意思是说,谁让我们结下了这份特殊的缘分,让它变成了宝坊,可以供人栖息修行。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澹山岩的向往和赞美,认为这里是修行的好地方。
第七句“我非贵客来尘軿,训狐挟狡声亦先。”意思是说,我不是高贵的客人,而是普通的狐狸,也先知道这个消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幽默,认为自己和普通狐狸一样,也能先一步得知这个好消息。
第八句“飞上岩前枯树颠,唤起山丁夜不眠。”意思是说,我飞到岩前的枯树下,唤醒了山中的动物。这里的山丁可以理解为山中的动物,诗人通过唤醒它们,展现了自己的勇敢和智慧。
第九句“涪翁有笔大如椽,七字要与山俱传。”意思是说,涪翁的笔就像椽子一样大,他的诗要和山峰一起流传。这句话表达了对涪翁的敬仰和赞美,认为涪翁的诗才高超,能够与山峰一起流传千古。
第十句“续貂顾我不著便,千古一笑夔怜蚿。”意思是说,我只是在末尾加上了几句诗句,但却得到了千古一笑和夔虫的喜爱。这里的续貂可以理解为诗人在结尾加上了几句诗句,但夔虫却喜欢这样的结尾。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认为诗歌的创作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能够抒发自己的情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