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断不记,春游谁与同。
竹斜过午日,池皱晚来风。
柳已都齐绿,桃犹约略红。
流莺啼未了,又过短墙东。
【注释】
春梦断不记:春天的梦境中断,已无法记得。
竹斜过午日:中午时分,竹的影子斜斜地穿过了午后的阳光。
池皱晚来风:傍晚时分,池塘里的水面因晚风而起皱。
柳已都齐绿:柳树都已长出齐整的绿叶。
桃犹约略红:桃花还只是微微有些红色。
流莺啼未了:流莺的叫声还在耳边回荡,没有停息。
又过短墙东:又经过了矮墙的东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初春景色的小诗。全诗以“竹”为线索,通过写景,描绘出了初春时节,大自然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首联“春梦断不记,春游谁与同”,诗人似乎在梦中也未能记住春天的样子,而春天的出游却无人陪伴,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春天的向往。颔联“竹斜过午日,池皱晚来风”,诗人抓住一个“斜”字和“皱”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阳光斜射到竹子上,给它们投下斑驳的影子;池塘里的水因晚风而起皱,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颈联“柳已都齐绿,桃犹约略红”,描绘出柳树和桃花的颜色。柳树已经长出了整齐的绿叶,而桃花则还是微微有些红色。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春天的颜色,更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尾联“流莺啼未了,又过短墙东”,诗人听到流莺的歌声,心中充满了喜悦。然而,他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前行,因为他还要去欣赏更多的美景。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初春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