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绂银章玉骨寒,焚香再拜泪汍澜。
黄花郪县仍羞见,好月鄜州只独看。
可是一生长客路,故应千古恨儒官。
蚤知涉世元如此,悔不霜林斫钓竿。

以下是对杜少陵祠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及赏析:

  • 诗句解读
  1. “赤绂银章玉骨寒”:赤绂,红色的丝带,代表荣誉。银章,银色的勋章,象征地位和成就。玉骨,形容人的骨骼如同美玉般洁白无瑕。寒,表示一种清冷或孤独的感觉。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因获得荣誉而感到寒冷或孤单的心情。
  2. “焚香再拜泪汍澜”:焚香,焚烧香料,表示虔诚的祈祷或祭祀。再拜,两次拜礼,表示对神灵或祖先的尊敬。泪汍澜,泪水如波浪般汹涌,形容悲伤至极。整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祭祀时,因为悲痛而流泪的场景。
  3. “黄花郪县仍羞见”:黄花,这里可能是指菊花,象征高洁。郪县,可能是杜甫出生的地方,也可能是他曾经居住过的地方。羞见,意为不愿见到。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故乡的一种复杂情感,既不愿意见到它,又无法摆脱对它的记忆与思念。
  4. “好月鄜州只独看”:好月,美好的月光,可能指的是月亮。鄜州,唐代的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只独看,独自欣赏。整句诗描述了诗人在某个特定的夜晚,独自欣赏着美好的月光,感受着那份孤独与宁静。
  5. “可是一生长客路”:长客路,形容长期的旅途生活。整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生都在旅途中奔波,没有固定的居所或稳定的生活环境。
  6. “故应千古恨儒官”:儒官,指的是古代的读书人或官员。千古恨,指代一种永恒的遗憾或痛苦。整句诗反映了诗人作为儒生或官员,面对仕途的坎坷和社会的不公,感到深深的遗憾和不满。
  • 译文
    杜少陵祠是一座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祠堂式建筑,位于甘肃省成县城东南3.5公里处。杜甫在唐朝宗广德元年(763年)八月和广德二年两次来到阆中,并举家在此居住半年之久,期间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赞美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困境的深刻反思。
  • 注释
  • 赤绂:红色的绶带。
  • 银章:银色的印章。
  • 玉骨:形容人的骨骼像美玉一样纯洁无瑕。
  • 焚香再拜:焚烧香料并多次行礼。
  • 汍澜:泪水如水波般涌出。
  • 黄花郪县:指杜甫出生或曾居住过的地区。
  • 好月鄜州:指美好的月光下的鄜州。
  • 长客路:长时间的旅途生活。
  • 千古恨儒官:表示对儒生或官员生涯的深深感慨。
  • 赏析
    杜少陵祠不仅是一处纪念杜甫的场所,更是了解杜甫生平和诗歌的重要窗口。杜甫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诗歌作品,无论是描写自然风光还是反映社会现实,都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杜少陵祠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内部陈列着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古木漆家具,展示了唐代建筑和雕刻艺术的魅力。在这里参观,不仅能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能从中汲取到智慧和灵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