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得公诗百不须,万金人有此应无。
可容轻易秦庭璧,已戒牢藏晋鄙符。
惯客凫鸥迎野步,及时菘韭荐村沽。
幽栖为问能来否,朝市山林自两途。
【注释】
《谯丈贻仍次韵答之二首》:这是一首和答诗。公即苏轼,贻仍指苏轼的好友李觏(lòu)。苏轼曾作《赠李觏》诗:“我诵古人诗,如读吾自编。欲言吾所怀,此语真不刊。”李觏在给苏轼的信中说:“某得轼书,喜甚。其于古人诗,盖已得之矣。”可见两人友谊深厚。
百:十分之一。
应无:不应有。这里用反问句表示否定。
万金人:指苏轼。苏轼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王安石、欧阳修并称为“三苏”,他一生著述丰富,尤以散文著称于世,其词亦颇有成就,对后世影响很大。
秦庭璧:相传秦始皇巡游时,有人进献一块美玉,秦二世把它赐给丞相李斯,李斯以此作为传国宝器。
晋鄙符:晋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赵王任用他为上将军,领兵抗秦。赵王派使者送信到晋鄙处,劝他不要起兵抗秦。晋鄙看到信,就收起了兵符。后来,秦兵包围邯郸,赵王派平原君求救于楚,楚派春申君赴赵。这时,秦昭王亲自率兵攻打赵国。赵王想用晋鄙的军队去抵御秦军,但晋鄙不肯交出兵符。平原君只好派人去秦国求和,割让土地求和。后来,赵孝成王派赵奢带十万精兵,大败秦军,杀了秦将王翦。
惯客:习于官场的人。凫鸥,水鸟名。
菘韭:萝卜。菘,即白菜。
幽栖:隐居。
能来否:能否到来。
朝市:朝廷和市场。朝,朝廷;市,市场。
山林:山野。
赏析:
这是苏轼写给李觏的和答诗。苏轼在这首诗里,不仅对朋友的来信表示感谢,而且对友人的才学和为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愿做官的心情。整首诗感情真挚,语言平实自然,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第一首:
“只得公诗百不须”,意思是说:你给我的诗我非常喜欢,但不必多写,只需要写百篇就可以了。“万金人有此应无”的意思是:你在万金之人身上能得到这样的诗歌,恐怕是没有的吧?这里的万金之身,是指苏轼自己。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等,他的才华横溢,被世人称赞。李觏也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们的交往也颇多,因此苏轼对李觏的诗情有独钟。这两句是对李觏的赞美。
第二首:
“可容轻易秦庭璧”,意思是说:如果你能把秦庭璧那样珍贵的宝物随便放在桌子上而不珍惜的话,那真是太可惜了。“已戒牢藏晋鄙符”,意思是说:我已经告诫你要好好地保管好你的宝贝,不要让它被别人抢走了。这里的晋鄙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将军,他曾奉命率军抗击秦军,但他却在关键时刻放弃了抵抗,最后被秦军俘虏了。这两句是对李觏的提醒和忠告。
第三首:
“惯客凫鸥迎野步”,意思是说:作为一个习惯于官场的人,你应该像我一样喜欢自由自在地漫步在田野间。“及时菘韭荐村沽”,意思是说:这个时候正是春天,你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你也可以去村里买些酒喝。这里的菘韭和村沽都是指当地的特产。这两句是对李觏的一种鼓励和建议。
第四首:
“幽栖为问能来否”,“幽栖”是指隐居的生活。“能来否”则是对李觏是否能够前来隐居生活的询问。这里的“能来否”实际上是对李觏的一种邀请或者期待。
第五首:
“朝市山林自两途”,意思是说:无论是在朝市还是在山林之间,都有各自的道路可以走。这里的朝市是指朝廷和市场,而山林则是指山野之地。这两句是对李觏的一种劝勉和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