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雪奇观千丈澜,诗情撩动未应悭。
却收浙右三年梦,仍对淮南数尺山。
靴板随人元自漫,田园觅去正须闲。
风樯独立看飞燕,家在孤云落照间。
【诗句释义】
卷雪奇观千丈澜,诗情撩动未应悭。
却收浙右三年梦,仍对淮南数尺山。
靴板随人元自漫,田园觅去正须闲。
风樯独立看飞燕,家在孤云落照间。
【译文】
卷起的雪景犹如千丈波澜,诗歌情感撩拨着诗人的心弦并未有吝啬。
收回了浙右三年梦寐的地方, 仍旧面对淮南数尺高高的山峰。
鞋子和脚板随着人的脚步而自然地飘荡, 寻找田园生活正是需要闲暇的时候。
站在风中船帆高高地矗立,看着天空飞翔的燕子;我的家人就住在那孤云和落日之间。
【赏析】
此诗作于淳熙八年(1189)秋,是陆游晚年归隐山阴时的作品。诗人在家乡久居,与世无争,过着恬淡闲适的生活。诗人写自己闲适的生活和心境,以及在山水间的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卷雪奇观千丈澜,诗情撩动未应悭”,描绘了一幅雪卷千丈、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澎湃和激动。诗人用“卷雪”形容海浪,用“千丈澜”形容波涛之高,形象地描绘出大海的壮阔景色。同时,诗人的内心也被这壮丽的景象所触动,诗情勃发,难以抑制。
接下来两句“却收浙右三年梦,仍对淮南数尺山”,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经历的回忆。诗人回想起自己在浙右度过的三年,那里有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也有他追求的坚定信仰。然而,现在他依然面对着淮南数尺高的山峰,这里的山象征着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靴板随人元自漫,田园觅去正须闲”,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他的鞋子和脚步随着人的走动而飘荡,这是他对于自由的向往。而寻求田园生活,则需要足够的闲暇和宁静,这也是他对于生活的理解。
最后两句“风樯独立看飞燕,家在孤云落照间”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独立观察的情景。他站在风帆船上,看着天空中飞翔的燕子,感受着自然的宁静和安详。而他的家人就住在那孤云和落日之间,这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的精神家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他以诗为媒介,抒发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