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梓名州最普州,蟆颐相望气横秋。
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马儿童识细侯。
只有爱民心尚在,可能忧国泪空流。
摩挲疲瘵无多事,绿野家家剑换牛。
【诗句释义】
东边的梓州(名城)是普州,蟆颐山的景色与秋气相映成趣。青衿学子迎接皇帝陛下,儿童们识别识得小侯。只有爱民之心还在,可能忧国泪空流。摩挲疲病无多事,绿野家家剑换牛。
【译文】
东边的梓州是普州的名城,蛤蟆口和颐山的景色相映成趣。青衣学子欢迎皇帝陛下,儿童们也认识识得小侯。只有爱民之心还在,可能忧国泪空流。摩挲疲病无多事,绿野家家剑换牛。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普州的自然风光、百姓的生活以及官员对国家的忧虑。首句“东梓名州最普州”,点明了普州在东边,是一个有名的州。接着,诗人描绘了普州壮丽的自然风景,如“蟆颐相望气横秋”等,表达了对普州美景的喜爱。
第二句“青衿胄子迎高朕”,描述了当地的学子们迎接皇帝的情景。这里的“青衿”是指古代读书人的服装,而“胄子”则指的是贵族子弟。这句诗反映了普州人民对朝廷的忠诚和尊敬。
第三句“竹马儿童识细侯”,则描绘了当地儿童们的纯真可爱。这里的“竹马”是一种游戏,而“细侯”则指的是年幼的贵族子弟。这句诗通过描述孩子们的游戏,展现了普州人民的乐观精神和生活乐趣。
第四句“只有爱民心尚在”,表达了诗人对普州人民的深深眷恋。这里的“爱民”二字,既是对普州人民的赞美,也是对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和使命的体现。
第五句“可能忧国泪空流”,则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这里的“忧国”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心,也体现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期望。
最后一句“摩挲疲病无多事,绿野家家剑换牛”,则描绘了普州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摩挲”二字,既形容了人们勤劳的状态,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而“剑换牛”则描绘了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展示了普州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普州自然风光、百姓生活以及官员对国家忧虑的描绘,展现了普州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