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螺川路,兹行本不期。
地平风到疾,山僻雪消迟。
渐远乡人少,初行岐路疑。
断云无意绪,直欲上梅枝。

【译文】

沿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前行,原本并不打算去那里。

路平风速快,山僻雪消慢。

渐渐远离了家乡的人少,开始行走在岔路口疑惑。

云层断开没有意思,想登上梅枝。

【注释】

冉冉:缓缓。螺川:即螺子江,在今四川宜宾市。兹行:此行。本:本来。期:原计划。地平:地面平坦,指地势较低的地方。风到疾:风力很大。风到疾,形容风势猛烈。山僻:山边。雪消迟:雪融化得很慢。山僻:山边。渐:逐渐。乡人:家乡的人。岐路:岔路口。疑:疑惑。断云:云被风吹散,形成一片片像断线一样的云彩。无意绪:无心绪。上梅枝:爬上梅树。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抒怀诗。诗人在永新道中,沿途所见所感,皆成诗歌。

首联“冉冉螺川路,兹行本不期”,写诗人在永新道中,顺着蜿蜒曲折的小路前行,本来并没有预定的目的地。“冉冉”二字写出了山路之长,也写出了路途之难;“螺川”是地名,螺子江,这里指螺子江流经之处,诗人沿江而行。这两句点出了时间、地点和行动,交代了全篇的写作背景。诗人从哪里出发,为什么出发,都交代得很清楚,为下面写沿途景色作了铺垫。

颔联“地平风到疾,山僻雪消迟”,写沿途所见景色。前一句写“风”。风力大,吹得尘土飞扬,道路不平。后一句写“雪”:山僻无人家,雪花飘落很慢。这两句以动衬静,用环境的恶劣衬托出旅途的艰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对前途的茫然和不安。

颈联“渐远乡人少,初行岐路疑”,写诗人在旅途之中,逐渐远离家乡,行人也越来越少,开始行走在岔路口,心中不免感到疑惑。这里的“岐路”指的是岔路口,诗人由近及远,由明及暗,由实而虚,将眼前的实景与心中的感受结合起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尾联“断云无意绪,直欲上梅枝”写诗人在旅途之中,看到天空中的断云,心中不由得产生了一股想要攀爬至梅树上的冲动。这里的“断云”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迷茫和无奈,而“上梅枝”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沿途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迷茫。同时,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