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北山雨蒙蒙,锁断翡翠千万重。
茅檐剥啄鸟未散,练带野水来相冲。
土阶莎草如箭镞,冷透筼筜清入骨。
雷公挟斧渡长河,抛掷牟尼三百斛。
一身蒲柳寄天涯,白云何处栽胡麻。
江湖夏潦鱼鳖乱,锦袍夜月乘仙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初夏游情》。下面是诗句的解释、译文、赏析:
- 南山北山雨蒙蒙
- 这句描述了山间雨雾弥漫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南山和北山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理位置或自然景观。
- 锁断翡翠千万重
- “锁”字用来形容雨势之大,仿佛将绿色的翡翠山脉重重地锁住。这描绘了一幅雨幕笼罩下的壮丽景色。
- 茅檐剥啄鸟未散
- “剥啄”(bōzuò)是一种模拟鸟啄食声的拟声词,常用来表达寂静中偶尔传来的声音。这里描绘的是即使在雨中,屋檐下鸟儿的叫声也未被完全消除。
- 练带野水来相冲
- “练带”指的是细长的带子,这里用来比喻水流。野水从山上流下,与“练带”相遇,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
- 土阶莎草如箭镞
- 土阶上的莎草生长得如同箭头一般尖锐,形容草的生长状态极为旺盛。
- 冷透筼筜清入骨
- 筼筜(wéndāng)是一种竹子,这里用来比喻水冷到能够穿透身体的程度。整个句子表达了雨水寒冷刺骨的感觉,让人感到一丝寒意。
- 雷公挟斧渡长河
- “雷公”是对雷电现象的一种形象描述,挟着斧头穿越河流,意味着雷电劈开水面的场景。这里的“渡长河”可能是指渡过河流的动作。
- 抛掷牟尼三百斛
- “牟尼”在这里可能是指佛教中的牟尼珠,也称为摩尼珠,是一种圆形的宝石,常用来比喻珍贵的物品。抛掷牟尼三百斛(即三百颗)表明有大量珍贵的物品被抛掷出去。
- 一身蒲柳寄天涯
- 蒲柳指的是蒲叶和柳枝,这里借指自己漂泊在外的形象。寄天涯意味着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遥远的地方,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无奈的情感。
- 白云何处栽胡麻
- 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疑问,询问白云之上是否真的适合种植胡麻(一种农作物),也可能是在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江湖夏潦鱼鳖乱
- 江湖指的是江河湖泊,夏潦指的是夏季的洪水。这里描绘了夏天的洪水导致江湖水域变得混乱,鱼类和鳖类无法正常生存。
- 锦袍夜月乘仙槎
- 锦袍象征着华丽的服饰,夜月则指夜晚的月亮。乘仙槎意味着乘坐神奇的筏子,前往仙境。整句诗可能是在想象自己乘坐筏子在月光下飘向远方,寻找仙境的生活。
赏析:李白的这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既有对雨景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特点——豪放不羁而又内含深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创作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