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访古出秋原,山网重重护石田。
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峡中天。
要令陶冶夸盘谷,何必丹青貌辋川。
寄语能诗何水部,笔端应许见云烟。

【诗句释义】:

笋舆访古出秋原,山网重重护石田。

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峡中天。

要令陶冶夸盘谷,何必丹青貌辋川。

寄语能诗何水部,笔端应许见云烟。

【译文】:
笋舆访古走出秋原,山网重重保护石头田。
水路连接桃源的入口,人们行走在巫女峡谷之中。
要让陶渊明感到夸赞,何必让画家描绘辋川?
告诉我写诗的水部,笔端应该展现云烟。

【关键词注释】:

  • 笋舆:古代的一种轻便的马车。
  • 秋原:秋天的原野,这里指的是秋日的原野。
  • 山网:形容群山环绕,如同蜘蛛网一般。
  • 石田:指岩石上的田地。
  • 桃花源:一个传说中的理想世界,通常用来形容美好的隐居之地。
  • 巫女峡:一个地名,位于四川境内,以悬崖峭壁和湍急的水流而闻名。
  • 盘谷:古代传说中的一个地方,据说那里的山水都呈现出盘龙的形状。
  • 辋川:古代文人常用来描绘山水之美的地方。
  • 云烟:形容景物如云烟般缥缈,给人以无限遐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诗作。诗人乘坐笋舆,沿着山路前往访古,欣赏着四周的自然景色。他看到山网重重地守护着石头田,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接着,他又看到了水路连接着桃花源入口,人们行走在巫女峡谷之中,领略了峡谷的险峻与壮丽。诗人想要通过陶冶来赞美盘谷的美丽,但又认为没有必要让画家去描绘它。最后,诗人希望写诗的人能够像水部那样,将眼前的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