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馀真是独醒人,还在僧窗自在身。
竹杖芒鞋寻胜趣,斋盂禅板悟前因。
江山臭味如相觅,猿鹤家风愿卜邻。
更有高人来着语,交游不怕白头新。
诗句解析
次韵天宁通老见贻:这是一句引用,表明这首诗是某人对另一位名叫天宁的老者所作诗的回应或模仿。”次韵”意味着跟随原诗的韵律和格式进行创作;”天宁通老”则可能是这位回应者对天宁老者的称呼,而”见贻”则是收到别人的礼物的意思。
病馀真是独醒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在疾病缠身时依然保持着清醒和自我反省的状态。”病馀”指的是生病后的情况,”独醒人”则是形容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即使在困难或痛苦中也能保持清醒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还在僧窗自在身:这里描述了诗人仍然能够保持自由和不受拘束的生活状态。”还在僧窗”可能表示诗人仍在僧舍中生活,”自在身”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自由和舒适。
竹杖芒鞋寻胜趣:诗人使用竹杖和草鞋去寻找美好的事物或体验。这可能象征着一种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或者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冒险。”寻胜趣”表达了对新奇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斋盂禅板悟前因:这里提到了僧人使用的斋盂(用于存放饭食)和禅板(用于敲打以警示自己)。通过这些日常物品的象征意义,诗人可能在表达自己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修行过程。”悟前因”则可能表示通过这些修行活动,诗人领悟到了某种重要的人生道理或教训。
江山臭味如相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他对与自然亲近的渴望。”江山臭味”可能是指大自然的原始风貌,而”相觅”则表示诗人希望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猿鹤家风愿卜邻:这里诗人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环境,即远离尘嚣,与猿与鹤这样的动物和平共处,并愿意选择这样的环境作为自己的居所。”家风”可能指的是家族的传统或风格,而”卜邻”则是指选择住所。
更有高人来着语,交游不怕白头新: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结交高人(可能指有学问和见识的人)的渴望,以及对新知和新朋友的欢迎态度。”着语”可能是指有价值的言论或见解,而”白头新”则可能表示诗人虽然年纪大了,但对新知的追求和友谊的开放心态。
译文
病余真是独醒人,还在僧窗自在身。
竹杖芒鞋寻胜趣,斋盂禅板悟前因。
江山臭味如相觅,猿鹤家风愿卜邻。
更有高人来着语,交游不怕白头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在疾病中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方式。诗中的“独醒人”和“自在身”表达了对自我认知和精神自由的坚持。此外,通过描绘与自然和僧侣的日常互动,诗人展现了对简朴生活和内心平静的追求。整体上,这首诗传达了一种回归自然、追求内在平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