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约疏梅蘸石泉,山涵弱柳借厨烟。
竹篱茅屋倾樽酒,坐看银钩上晚川。
【注释】
- 梅坡:泛指梅花盛开之处。2. 杂酬:随意应答,随意酬答。3. 风约疏梅蘸石泉:风把稀疏的梅花轻轻托起,好像沾着山中的清泉。4. 山涵弱柳借厨烟:山中树木环绕,像柔弱的柳条一样依附在炊烟之中。5. 竹篱茅屋倾樽酒:用竹篱和茅屋摆下的酒席来款待宾客。6. 银钩:这里指月亮。7. 坐看银钩上晚川:坐在那儿观赏着月亮从山峡中缓缓升起。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晚年闲居之时。诗以梅花、柳树、竹篱、茅屋为景,以清风明月为伴,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首句“风约疏梅蘸石泉”,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梅花在清风的吹拂下与泉水相依相伴的景象。次句“山涵弱柳借厨烟”,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柳树在微风吹送的炊烟的笼罩下若隐若现的情景。三、四两句“竹篱茅屋倾樽酒”,以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诗人在竹篱笆旁、茅草屋前举杯畅饮的惬意生活。末句“坐看银钩上晚川”,以拟人化手法描绘了月亮在山峡中徐徐升起的美丽画面。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通过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愉悦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