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溪岸上千竿竹,梦想犹疑玉笋斑。
只欠吾家小居士,杖藜风雨亦来还。

【注释】

筠溪:山名。在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竹:指竹子。

千竿竹:形容竹子很多。

梦想:想象。玉笋斑:比喻竹笋上白中带绿的斑纹,像玉石一样洁白晶莹。

吾家小居士:指作者自己。

杖藜(cí)风雨亦来还:拄着拐杖,顶着风雨回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写意笔法,描绘了一幅“筠溪岸上千竿竹”的美丽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筠溪岸上千竿竹”,点明题意,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诗人又用“梦想犹疑玉笋斑”这一句,描绘了一幅“千竿竹”的图景:这些竹子长得郁郁葱葱,竹叶翠绿挺拔,竹笋白里透绿,晶莹剔透,仿佛是碧玉雕刻而成。诗人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把眼前的美景写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而“梦想犹疑玉笋斑”这一句,则更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因为在他的心中,家乡的山水就如同那“千竿竹”一般美丽、独特。

第二句话“只欠吾家小居士”则转入了对“竹”的赞美,这是诗人对竹子的一种特殊情感——他把自己比作“竹居士”。在这里,诗人用了一种拟人的手法,将自己比作了“竹居士”。这种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这也是诗人对竹子的一种赞美。因为在他看来,竹子是一种高尚、纯洁、坚韧不屈的象征。而他自己,则更是如此。因此,他将自已比作“竹居士”,也就成为了一种自然而又贴切的表述。

尾句“杖藜风雨亦来还”进一步描绘了“竹”的形象。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场景: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顶着风雨回到家里。这位老人就是诗人自己。这里的“杖藜”指的是老人拄着拐杖,而“风雨亦来还”则描绘了老人顶风冒雨回家的情景。这个情景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人的关心和牵挂,也体现了他对家庭的忠诚和坚守。

这首诗通过对“千竿竹”的描绘、对“竹”的赞美以及老人回家的场景的展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家庭忠诚的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