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水疏篱竹半侵,枝南枝北弄晴阴。
不因老眼分明见,辜负凌寒一寸心。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再逐句分析。此题中,首句“近水”是诗人的立足之点,“疏篱”是诗人所居之处,“竹半侵”是诗人所见景致,“枝南枝北弄晴阴”是诗人所写之景。第二句写诗人所见之景。第三句写诗人所感之情。最后一句是诗人感慨之语。
【译文】
靠近水的疏篱竹子半被侵扰,树枝向南方和北方伸展着弄出晴朗与阴霾。
不是因为眼睛看不清楚才遗憾自己无法看见梅花凌寒绽放,而是白白辜负了梅花在严寒中挺立不屈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道中见梅而感怀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梅花不畏严寒、高洁坚强品质的赞美。首句写居处环境:“近水疏篱竹半侵”,诗人居处附近有水流,居处旁有稀疏的竹林,这为梅花提供了一个幽僻而清雅的环境,使梅花得以自在地开放;第二句写所见之景:“枝南枝北弄晴阴”,诗人所见之景是枝南枝北各有一枝在春风中迎风摇曳,这是一幅典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图景,写出了梅花的婀娜多姿,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静,更写出了梅花的高洁、坚贞。
三四句由景及人,抒发情怀:“不因老眼分明见,辜负凌寒一寸心”,梅花虽然开得早,但并不因为自己的美丽而自傲,也不因为自己的美丽而不被人欣赏,它只把春天作为自己的天地,把冬天当作自己的朋友,这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正是梅花高洁、坚韧精神的表现,也反映了诗人的胸怀。诗人以梅花自喻,说自己虽然年岁已高,但仍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尽管年老眼花看不清梅花的美,但仍为梅花的美丽而感到自豪。
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