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木随流谁见招,春江无尽水云摇。
只今瘴海投闲地,魑魅为邻盗正骄。

浮木随流谁见招,春江无尽水云摇。

只今瘴海投闲地,魑魅为邻盗正骄。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弥逊的作品,他在词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江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忧虑。接下来将对诗进行逐句解析:

  1. 浮木随流谁见招:浮木随着水流漂荡,谁能看见它的招手?这里的“浮木”可能是指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头或植物的枝条,它们随着水流飘荡,随风起舞,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自由与无拘无束。而“谁见招”则表达了一种无法被察觉的孤独感,或许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渴望或是期待。这种表述方式既形象又生动,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2. 春江无尽水云遥:春天的江水无边无际,水天一色,云雾缭绕。这里的“春江”不仅指自然界的河流,还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生活或心境。而“水云遥”则进一步强调了那种遥远、渺茫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之中,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纷扰。

  3. 只今瘴海投闲地:如今身处瘴气弥漫之地,如同被放逐的游子,无所适从。这里的“瘴海”很可能指的是热带雨林地区的湿热气候,那里的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而“投闲地”则表明诗人被迫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来到了一个充满挑战的地方。这个表述既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也展示了他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

  4. 魑魅为邻盗正骄:周围的环境充满了魑魅魍魉(古代传说中的鬼怪),这些邪恶力量的存在使得人心惶惶,盗贼猖獗。这里的“魑魅”和“盗正骄”都是对邪恶势力的形象描绘。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当前环境的不满和担忧,同时也透露出自己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5. 赏析

  • 主题表达:全词通过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他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还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自己的心境变化,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担忧。
  • 艺术手法: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例如,将浮木比作“招”,将水云比作“遥”,都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表现技巧。
  • 思想内容: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和批判,以及对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李弥逊的这首《次韵郎中弟见寄》不仅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还深刻反映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