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转路头,白塔枕山肋。
锡飞归上方,杯渡空尘迹。
真源不可取,香火供晨夕。
客至亦忘言,荒庭秋草积。
青松转路头,白塔枕山肋。- 青松在路口盘旋上升,白塔坐落在山的一侧。
锡飞归上方,杯渡空尘迹。- 锡像飞向上方,杯渡寺中一片寂静,没有尘土。
真源不可取,香火供晨夕。- 真正的佛法不是可以追求的东西,只有香烟和祭品才能带来片刻的安宁。
客至亦忘言,荒庭秋草积。- 如果客人来到,也会忘记一切俗事,只留下秋天的野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寺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之情。首句”青松转路头,白塔枕山肋”,通过描绘青松和白塔的位置关系,表现了寺庙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第二句”锡飞归上方,杯渡空尘迹”,用锡像飞向上方和杯渡寺中无尘土的景象,寓意佛教中的清净之地,无需世俗的纷扰。第三、四句”真源不可取,香火供晨夕”,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认为真正的修行不在于追求世俗之物,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虔诚。最后一句”客至亦忘言,荒庭秋草积”,描绘了客人来时的情景,以及荒废的庭院中堆积的秋草,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